李康俊
摘 要:紅色資源是我國人民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秀精神和物質,長期以來就是指導人們發展的優秀思想,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不僅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對繼承優秀文化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紅色資源應用于思政教育的方法。
關鍵詞:紅色資源;思政教育;大學生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漸被重視,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思政教育的內容較為僵化和單一,紅色資源無論是從內容組成還是思想導向來看,都較為適合。為此,對紅色資源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找出有效的應用對策十分重要。
1 紅色資源對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紅色資源從本質上看,就是指在革命中形成的物質、精神和制度資源,具有正確的導向作用,將紅色資源應用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一,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自控力和思想成熟度的不足,容易是社會的影響出現浪費等行為。而大學環境的相對自由以及西方思想的沖擊,都會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而紅色資源是經過時間和多代人實踐產生的優秀文化資源,能夠指導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二,紅色資源帶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地區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高校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豐富了教學的形式和方法。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除了對知識和素質進行培養外,最關鍵地是培養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道德,紅色資源蘊含的奮斗精神和科學的思想,都能夠增加是思政教育的效果和感染力,引導大學生形成優良的作風和思想[1]。
2 應用紅色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紅色資源的重要性無需多樣,高校對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也進行了多次研究,但實際的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為了充分發揮出紅色資源對思政教育的作用,可以借鑒以下的幾點對策。
2.1 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合理引入紅色資源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主要是依靠相應的校教材進行,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工具,結合思政教育的特征,在教材中尋找與紅色資源相契合的內容,在講解知識時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首先,教師要在課前對本課的教學內容細致分析,找出可以融合的節點,并根據教學目標適當地擴展。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學生的過程中自行感受到教學內容與紅色資源之間蘊含的思想共通性。最后,教師要對課堂進行總結,用淺顯的語句向學生講解紅色資源中蘊含的深刻革命精神、思想導向和教育意義。例如,高校中開展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一課就可以將紅色資源應用到教學中。教師要先準備好相關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查找。接著,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相關的紅色資源圖片或者視頻,教師結合動態畫面向學生簡要的解釋。并且,將1976年黨中央粉碎“四人幫”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這一歷史背景是作為輔助的紅色資源,讓學生對本課的內容有清楚的了解。觀看和講解完畢后,學生會加深對解放思想、實踐等教材傳達思想的認識,進而使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最后,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講解,并向學生總結我國存在諸多的紅色資源,蘊含了豐富的優秀正確的思想,對現今的社會發展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只有對民族由衷地熱愛和自豪才能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對紅色資源的了解,不僅對教材內容有了深刻的印象,還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潛移默化地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2]。
2.2 改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而言,教師都是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僅影響了思政教育的效果,也大大地降低了紅色資源的利用效果。所以,教師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合理利用紅色資源,多樣化教學方法。一是,營造趣味性強的教學情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因為理論內容多,難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即使添加了紅色資源也無法完全地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免學生放棄。比如,講解“毛澤東思想”,就可以增設中國共產黨歷史的紅色資源,使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能夠在視覺和聽覺的情境營造上,直觀地對中國共產黨有清楚了解,從而對毛澤東思想有更深入地感悟,以愛國思想為指導形成正確思想和價值觀。二是,聯系生活增加學生的認同感。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最終也要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教師根據此特點,以生活作為講解知識的媒介,增加學生對紅色資源的熟悉程度,更好地體會到其中包含的思想觀念。
2.3 以人性關懷角度實踐
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多部分學生都對其不感興趣,且思政教育有帶有一定強制性,都影響了教育工作的效果。為了更好地將紅色資源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要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將教育工作落實到實踐中。首先,轉變教育思想,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雖然,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但大學生的思想和個性都存在較大的差別,需要思政教師關注差異性。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主體差異,選擇合適的紅色資源,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學生的思想,以期發揮紅色資源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還要對學生出現的思想問題的原因、價值觀念以及其他的延伸問題,從差異性和特殊性出發,讓紅色資源的針對性更強,以便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效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其次,設立專業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將紅色資源作為主要的教育內容,為需要心理疏導的大學生提供服務,定期地進行整體的心理教育課程,幫助其學會自主調節的方法。同時,加強感情上的溝通,減少說教內容,以紅色資源為典型的案例,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形成正確的是價值觀念。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感,教師一味的說教會使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無法做好教育工作。教師要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主,尋找紅色資源中合適的案例,注重對思想政治觀念的疏通,以人性化的關懷作為溝通的原則,減輕大學生的壓力。除此之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還要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利用紅色旅游資源,帶領學生親自體驗,在這一過程中實際的體會精神。
3 結語
總而言之,紅色資源是經過實踐驗證的優秀精神財富,以物質形態、精神形態和制度形態對國家和個人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更是思想財富。高校要意識到紅色資源的重要性,采用改變教學方式和深入研究教學內容等三個方法合理的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參考文獻
[1]拱潔凡,高春月,吳青林,紅色旅游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研究[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1):103-107.
[2]李光明,淺析紅色旅游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法制博覽,2017,23(0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