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艷
摘要:本論文探討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校實行的“小先生助教推學”和“小組合作學習”兩種課堂教學模式,集中論述了“小先生助教推學”中自學、助學、導學、推學這四步曲的基本操作和具體要求與“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獨立思考、明確分工、教師引導、交流展示及評價激勵等部分的操作,并有機結合以達到課堂的高效,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知識的全面掌握。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先生助教推學;小組合作學習;同時探討
“小先生助教推學”和“小組合作學習”這兩種課堂教學模式是根據我校實際情況并結合深厚的陶行知文化底蘊的基礎上,量身打造的新課改教學模式。模式的推廣它能讓教師從傳統教學中真正解放出來,也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并體驗當教師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下面我就以兩種課堂教學模式各個環節進行探討并比較其異同:
一、“小先生助教推學”中的自學與“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獨立思考:
自學就是教師在上課前讓學生準備專門的預習本,再精心布置課前自學內容,讓學生自學。而獨立思考是就某一知識點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討論,形成集體意見。否則,在學生對問題還沒有形成獨立見解之前就急于討論,學生的思維還沒有打開,容易被別人觀點同化,出現人與亦云的現象。
二、“小先生助教推學”中的助學與“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明確分工:
助學就是組內“小先生”把在自學中學到的知識用自己的方法將沒學懂的學生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講懂,這個過程要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展示小先生教學的能力。“小先生”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求助于其他小組。而明確分工是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學習任務,小組成員間也要根據個人特點分配任務。
三、“小先生助教推學”中的導學與“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教師引導:
導學就是教師綜合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重點地引導講解,或小結本節知識要點及學習方法等。而教師引導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巧妙引導。特別是出現困難、意外混亂局面時要深入小組,掌握情況及時調控,保證小組學習合作有序、有效地開展。
四、“小先生助教推學”中的推學與“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交流展示及評價激勵:
推學就是教師要設計、檢查本堂課知識的練習內容,發給全班學生,檢驗學習效果。這個階段教師要巡視、檢查學生對整堂課知識的把握程度,對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同時,“小先生”仍然要幫助完不成任務的學習困難生。展示交流及評價激勵是讓各個合作小組充分展示成果,闡述觀點,并傾聽其他組的觀點,吸納他人之長,及時做必要的訂正和補充發言。最后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自評和組與組之間進行互評。
這兩種模式的優越性就是都能很好地發揮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先生助教推學”在助學環節中“小先生”發揮的作用更大些,因為“小先生”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自己哪一知識點弄懂了而別的人沒弄懂他就可以去幫助他,給他進行講解,更提高了課堂的靈活性。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討論交流環節只針對每一小組對自己本組的學習任務充分討論并進行總結。但在交流展示環節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生對某一知識的重點掌握更深入,難點攻破更具體。“小先生助教推學”時時都關注對學生的評價,層層深入到各個環節中 。“小組合作學習”是總結性評價,更加強化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在教學《圖形的旋轉》這一節中,我在兩個班分別用了不同的模式進行教學:
一班的學生:我給學生預設了以下的問題讓學生課前自學:1、什么叫順時針方向,什么叫逆時針方向?2、舉例說說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是旋轉的,是按什么方向旋轉的?3、每個學生準備一根指針和一塊三角塊給出旋轉要求讓其自由旋轉,說說旋轉的過程并用文字表述出來。助學過程中各組的小先生檢查預習情況,并針對不會按要求旋轉的學生進行幫助,并形成文字表述出來,我就發現有個別小組的孩子答案不統一不知怎么辦?不敢主動承擔小先生去幫助別人,表達敘述能力很欠缺,于是在導學環節中我針對這一難點進行引導講解,讓學生弄懂知識點。在推學環節中,組內又出現小先生主動來講解或主動去幫助還沒弄懂的學生了。
二班的學生:我把問題提出來拋給他們以后,各組成員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始選擇各自的學習任務了,比如:某些小組的操作能力強他們就著重進行實際操作進行意見收集,某些小組就去查閱資料了解生活中的關于旋轉的物體及按什么方向進行旋轉的等,交流展示時,各組取長補短,進一步進行知識的整理及內化,也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符合時代進步和發展的學習方式,它對促進學生積極進取、自由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將發揮積極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他認為小孩子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小孩子能做先生。“小先生助教推學”就是充分發揮小孩子自己當教師,自己去教別人的潛質。總之,這兩種模式的運用,給我在數學教學中很大的幫助,讓我不再像從前那樣,一味地講解,學生機械地接受,只要充分發揮好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那么在課堂上就不再那么累,而且效果顯著。相信這兩種模式會把我校的教學引領到更高的領域!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6-1
[2]《陶行知教育理論及實踐簡介》許世桐編著,福建陶行知研究會,1988-3
[3]《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山東師范大學
[4]《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