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卿
摘要:在新媒體日益興盛的時代,校報作為傳統校園媒體的代表,其作用和意義不應忽視。以職業教育為核心的中職學校的學生,與接收普通教育的同齡人相比,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校報在中職學校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應該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具體來看,我們可以從增加學生使命感、增加學生認同感以及增加學生自信心三個方面去分析校報扮演的角色。
關鍵詞:校報;中職學校;宣傳工作
隨著新媒體的日新月異,校報作為服務于學校建設的常規性媒體,其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卻日益被追隨著時髦研究的觀察者所忽視。事實上,各個學校在不斷更新變化的新媒體環境中,仍然堅持興辦校報。這一現象本身就說明,校報在當下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校報在新媒體時代的功能值得我們進行考察?;诖丝剂?,本文將以上海市醫藥學校[1]為個案,分析校報在中職學校宣傳工作中是如何發揮其作用的。
一、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特點,實現校報定位
之所以要對中職學校的校報進行考察,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在于中職學校在中國當代教育譜系中占據著非常特殊的位置,我們要充分針對其特殊性進行考察。當下世界通行的教育體系可以大致分為兩大脈絡,其中一脈是以知識教育為核心的普通教育,學生在普通教育體系中完成知識積累,并通過以考試為主要手段的晉升評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另一脈則是以技能教育為核心的職業教育,學生在職業教育體系中學習某項技能,為進入社會謀求生存打下堅實的基礎。
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在理想狀態下,兩者之間應該是分量相同的平等關系——德國的教育體系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處理。在德國,學生在接受完必要的基礎教育之后,就綜合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專長以及教師和家長的建議,選擇是進入普通教育體系還是進入職業教育體系。這兩個教育體系是完全平等的,學生完全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不會考慮輿論問題。但這一情形在中國則完全不同。中國的教育傳統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即重教化,輕技能,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的德性,逐步向圣人靠攏,在此過程中,人的社會價值通過進入仕途來實現。“學而優則仕”,恐怕是對中國傳統教育傾向的精準概括。在這種教育觀念的熏陶下,以知識傳授為核心的普通教育在中國的地位不可撼動,相比之下,職業教育的位置就顯得邊緣與尷尬。因此,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都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進行的選擇,往往是迫于無奈的現實,例如沒有足夠的成績進入普通教育體系完成學習、家庭條件有限需要學生今早進入社會謀生彌補家用等。因此,相比接受普通教育的學生,在當代中國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的心理更加敏感,相對比較自卑。這些都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戰。
在日常工作中筆者發現,盡管新媒體日新月異,但是傳統的校報如果定位得當,可以在新媒體時代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意義,從而能夠有效地完成宣傳工作,并實現對中職學校學生的針對性教育。著名報人戈公振曾經說過:“蓋報紙者,人類思想交通之媒介也。夫社會有機體之組織,報紙之于社會,猶人類維持生命之血,血行停滯,則立陷于死狀;思想不交通,則公共意見無由見,而社會不能存在?!盵2]在以升學為鵠的的普通教育體系中,學生缺少學習之外更加豐富的生活空間,學生的教育也單向度地以提高成績為主旨。相比之下,我們更應該高度重視校報在中職學校重所扮演的角色,如果能夠對其進行準確定位,想必可以在學校宣傳工作、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以及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筆者根據自己所在的上海市醫藥學校的情況,嘗試從三個方面完成對該校校報的定位。下面筆者就以《上海藥校》為例,詳細介紹校報是如何在日常宣傳工作中發揮作用、塑造師生共同體的。
二、打造核心校園文化,增加學生使命感
與普通學校相比,職業學校的一大特點在于各個學校均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技能培養的側重方向,打造與眾不同的校園文化??梢哉f,職業教育中學生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維度即是學校圍繞專業所長開拓與之相對應的校園文化,進而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逐漸增加學生對所在學校基本理念和任務的理解,并在這一過程中日益明晰自己所肩負的使命。校報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媒體,在校園文化建構的過程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市醫藥學校作為一個以“藥”見長的學校,在校園文化的塑造中緊緊圍繞“藥”做文章。目前,學校主要從兩方面入手塑造校園文化:一是與學生自身的素質鍛造相結合,發展出“百草文化節”這樣一個校園活動品牌;二是強調與社區建設形成聯動,推出“我是小小制藥人”的職業體驗日活動。校報積極報道這兩個活動,對活動中試圖傳達出的藥校精神進行了很好的詮釋,擴大了藥校精神在學生中的影響。
百草文化節旨在從“藥”的傳承性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將當下與歷史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切身體會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傳統的精髓,從而幫助學生從文化傳承的角度認識到自己所從事專業的意義,提高他們對學校、對專業的認同,提升使命感,減少自卑心。百草文化節主要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漢家成人禮、一個專業一個特色的文化展示、漢文化活動嘉年華以及詩詞大會總角色。校報對百草文化節進行了充分的報道,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即是通過大量學生活動的照片,來展現文化節全景。[3]之所以保留如此多的學生活動照片,一方面是想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旨在讓學生全方位的感觸文化節全景,增進對文化節傳遞主旨的認知。
職業體驗日活動著意打通學校與社區的關系,踐行學校服務社區的理念,并向民眾傳遞制藥精神。2017年的職業體驗日活動共設置七個項目,分別是DIY天然薄荷膏、中藥養生茶、DIY新鮮奶片、小小藥劑師、口服液誕生記、3D打印與制藥設備以及書香門第。這些活動共吸引了1067名中小學生和家長前來參與,火爆的現場擴大了醫藥學校的影響。校報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及時報道,大量圖片展現了廣大民眾對于制藥行業的興趣和熱情。[4]這些報道無疑會增進學生對自己所從事專業領域的信心。
三、報道師生活動,打造師生共同體
為了能夠更好的讓中職學校的學生融入學校生活,自信從容地面對未來人生,學校在辦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側重點就是要向學生們傳遞一個信息,即在學校中,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構成了兩大主角,一個學校是否能健康持續的發展,不僅與老師相關,而且也與學生相聯。通過不斷的營造氛圍、傳遞信息,我們應該讓學生比較清楚地認識到,他們是被關注的、被尊重的,學校層面清楚地認識到了他們的辛苦付出,并積極通過精神嘉獎予以傳達。
在剛剛結束的中共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性概念。[5]這樣一個思路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極具啟發意義。毫無疑問,對于學校來講,打造出一個“學校師生共同體”的概念,將極大的推動學校管理理念的進展。這樣一個概念,將教師和學生放在了完全平等的地位上,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對于學校的認同感,并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真正實現“一切為了學生”的學校辦學基本宗旨。毫無疑問,校報在打造“師生共同體”的過程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校報為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搭起了一座橋,通過對師生活動的報道,能夠讓彼此更了解對方。
《上海藥?!吩诖龠M師生相互了解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校報對學生的活動以及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重視。例如,上海醫藥學校有一直極具競爭力的高水準健美操隊,校報對這支榮譽之師保持著高度的關注。2017年5月底,上海藥校健美操隊在國際技巧與舞蹈啦啦操錦標賽上,奪取青少年組集體花球舞蹈啦啦操銀牌、雙人花球舞蹈啦啦操銅牌以及雙人街舞第四名的好成績?!渡虾K幮!吩陬^版及時報道了這一振奮人心的好消息,[6]廣大師生通過校報獲得了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健美操隊在師生中間成為美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教師之間的談話主題都圍繞著學生健美操隊展開,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話題,并有效增進教師深入學生中間進行了解的動力。
另一方面,校報對學校教師的活動也及時跟進報道,這也勢必引起學生對教師的理解,減少彼此之間的隔膜。特別是對學校發展的報道,無疑會增加學生對于所在學校的信心,培養認同感。例如,校報曾經報道了有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市醫藥學校共同舉辦的2017年度上海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企業實踐活動。[7]讓教師參與企業實踐,無疑有助于提高教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的實踐性,從而有利于學生對實際知識的掌握。對于這一類新聞的報道,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了解了他們的任課教師為了更好地上課而付出的努力,從而能夠尊重教師,積極參與到課堂內外的活動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刊登學生文字,提升學生自信心
如何能夠在宣傳和思想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是中職學校學生教育中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只有親身參與到校園文化的建設當中,學生的歸屬感意識才能夠真正得以萌發。歸屬感意識的提升對于相對處于邊緣位置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對學校有了歸屬感,有助于提升他們對這個共同體的認同,增進對學校的信任。這種心態的變化無疑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如何才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感與獲得感呢?這是擺在每一位教育者面前的嚴峻問題。畢竟,如果提升的方式過于刻意或者呆板,可能會弄巧成拙,反而不利于學生工作的開展。在日常實踐中筆者發現,校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提升學生參與感與獲得感的路徑。上海醫藥學校的校報除了刊登各種新聞之外,還特別為學生發表流出了空間。學生發表作品,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肯定。中國人向來有重視文字的傳統,如果學生的文字能夠在校報這樣校內正規媒體上進行發表,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可以獲得滿足感的榮譽。榮譽感可以產生強大的推動力,[8]有效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提升歸屬感。
2017年暑假,上海市醫藥學校組織學生遠赴英國、日本等國家游學,極大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為了能夠滿足學生渴望表達的熱情,《上海藥?!穼iT開辟專版,刊登學生們的游學感言,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發表園地。學生們踴躍投稿,校報編輯加班加點對挑選來稿進行編輯,以便能夠盡快刊登。2017年第五期校報,專版刊登了14位同學的來稿。
這些來稿有的記述了學習內容,如分析藥的成分、練習如何準確的稱量規定稱取的原料等;有的學生記錄了自己在學習之外的參觀細節:“在牛津,除了喧鬧的商業中心,大學各學院所在的地方都非常靜謐,各學院竟然沒有圍墻,城市街道從校園穿過,學校與城市融為一體;通往巴斯的路上,濃密植被山坡上,紅瓦尖頂農舍隱約,旖旎的英國鄉村風光逐漸展現;巴斯日人口不足九萬,沒有高樓大廈,但有巴斯教堂,據說第一位統一英格蘭的國王埃德加王舉行加冕儀式的地方……”;有的學生寫下了上課體驗:“在心理課上,老師是以對話式教課的方式進行,幽默的方式讓課堂變得更加的生動活潑。這次的心理課主要講的是幼兒繪畫,不同年齡層的兒童,畫出來的畫都是不一樣的?!盵9]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隨想被刊登的同學的感受,筆者還特意走訪了其中的幾位。這幾位學生普遍表示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媒體上發表文字,看到自己的文字被更多的人閱讀,感覺非常棒,并希望能夠有機會繼續在媒體上發表文字。他們會積極地拿著校報讓家長、讓同學去閱讀,看到同學羨慕的表情以及得到家長的肯定,讓他們非常自豪。他們同時還表達了對學校、對校報的感謝,感謝學校給他們提供了如此的難得機會,這一經歷必將成為他們學校生活回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小結
上文從三個方面分析了校報在宣傳和學生教育工作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在新媒體時代到來之際,傳統媒體并沒有因此而徹底失去發揮作用的空間。恰恰相反,在氛圍相對傳統的學校空間中,校報的作用可以考慮進行深入的挖掘,以拓展其功能。上海醫藥學校校報的日常實踐充分說明,在新媒體時代,如果更加關注報紙在師生互動方面所能夠產生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能夠通過報紙獲得參與感和歸屬感,那么校報的價值就會得以保存,校報就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參考文獻:
[1]上海市醫藥學校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培養中級醫藥專業人才的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坐落于浦東新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隸屬上海高新技術產業的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2]《商務出版戈公振<世界報業考察記>,喚醒沉睡86年的手稿》,澎湃新聞,2017年10月22日。
[3]《百草青青,立志成人,我校第二屆百草文化節圓滿收官》,《上海藥?!?017年5月10日第2-3版。
[4]《我是小小制藥人,我校成功舉辦職業體驗日活動》,《上海藥校》2017年5月10日第4版。
[5]習近平:《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2017年10月18日。
[6]《火舞青春,走向世界,我校健美操隊從國際賽場載譽而歸》,《上海藥?!?017年6月20日第1版。
[7]《“踐”入佳境,滿載而歸》,《上海藥?!?017年9月20日第2版。
[8][美]奎麥·安東尼·阿皮亞著,苗華建譯:《榮譽法則:道德革命是如何發生的》,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9]《游學感想集》,《上海藥校》2017年10月20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