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菊 趙金萍
【摘 要】 “興趣是學習之師”,確實,興趣能激活主體,使學生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隨之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從學生身上入手,關心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建立和諧的關系,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學生,用溫暖的語言去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從而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把學習看作一件趣事,做到自主學習。
【關鍵詞】 培養;學習;數學興趣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所面臨的教育對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天的孩子,既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也是父母的全部,他們大部分都是在愛的海洋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愛和尊重,對于一些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他們都十分反感,即使嘴上不說但心里卻不服氣,所以無論家長還是老師如果采取這樣的教育方式,非但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會讓他們產生抵觸的心理。無論家長還是老師,要想讓他們去做什么事或者不要去做什么事,都必須設法使他們自覺自愿,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今天的教育,特別是在我們這些落后的地區,教學質量仍然是衡量一個教師成敗的砝碼,為此,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從學生身上入手,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只有他們愿意學、想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興趣能激活主體,使學生的感官處于最活躍的狀態,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隨之大幅度提高。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關心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情況:喜歡哪位老師,就會自然而然的喜歡他教的那門課,所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老師給他們留下的印象,為此,要想給學生一個好的印象,要想讓他們喜歡你,那你首先就得去喜歡他們,去愛他們。人們常說:獲得朋友的最好辦法,就是你自己成為別人的朋友。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比如:下課時或者是課余時間里主動和他們聊聊天,和他們一起玩玩他們喜歡的游戲,以此來消除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他們敢跟你交流,愿意跟你交流。
愛學生,最主要的就是要理解學生、相信學生、肯定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肯定學生,會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愛,學生反過來必然也會尊重老師、關心老師、理解老師。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老師三令五申地施高壓,下命令,學生也能夠自覺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有時完成的效果反而很好。老師熱愛學生關心體貼學生,與學生建立親密的感情,讓學生覺得你既是老師也是他們的親密伙伴,學生就會對你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
二、和諧師生關系,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現代教育思想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教師必須在自主、平等、友愛的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氣氛。而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又是創設良好課堂氣氛的基礎。每一堂課,教師都要面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與學生對話、溝通、合作,與學生共同討論,共同探究,讓學生在教與學的良性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創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促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自覺意識到學習的目的和意義,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下,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只有讓學生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表現和發揮,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最后,教師要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緒,尤其是面對學生的錯誤時,更要調整自己的情緒。教師不要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帶進課堂,或者以自己的情緒變化來對待學生。心情好時,對學生也好,面帶微笑,言談舉止帶著一份輕松;心情不好時,情緒低落,對待學生態度生硬。雖然人的情緒直接影響行為,但是作為教師應該克服一切因情緒變化而帶來的對教育教學和師生關系不利的因素,把握住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學生的尊敬,才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
三、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電子白板等現代教學手段可以化無形為有形、化煩瑣為簡便,而且可以拓展教學容量,豐富教學形式,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方面都實現重大變革與進步。數學是抽象的,但我們可以利用電腦,投影或動畫等多媒體手段把抽象變為形象,化腐朽為神奇,從而使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且現代教學手段從視覺、聽覺多方面全方位的刺激,更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從身受,對學習的興趣油然而生,對本節的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師應運用現代化多種教學手段,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組織形式多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目前,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等形式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樂趣,在小組討論和合作交流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內心感到極大滿足,從而不斷發展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十分重要,也是學好這門學科的前提和動力源泉。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想方設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做到這些,學生學習效果就能在興趣中顯現,數學能力也能在興趣中逐漸提高。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劉先捍. 活動課程教學研究[M]. 海口:南方出版社,1997.
[3] 張建偉. 有效課堂 培養數學興趣[J]. 新課程(上),2017(9).
[4] 何水香. 小學數學興趣課堂的構建[J]. 開心素質教育,2017(4).
[5] 幸乾明. 如何激發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興趣[J]. 科學咨詢,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