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 在新課改趨勢下,各科教學都應當擺脫應試教學思想,以素質教學為核心方針,審時度勢創新教學方式,數學教學同理。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必須要跳脫以往的應試模式,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興趣的激發為目標,讓學生的多方面素養得到強化,才能體現出數學教學的實際意義,因此有必要針對小學的數學教學改革進行進一步分析。
【關鍵詞】 小學教育;數學教育;教育創新
小學教育處于啟蒙教育的范疇,在這一時期,學生并不需要去大量了解知識點,而是要首先奠定思想的基礎,包括思維模式的轉變、學習習慣的形成,以及積極自主的學習思想的養成。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教師必須要更積極的改革這一階段數學教學。
一、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意義
新課改是我國教學領域的發展大趨勢,為了迎合這一趨勢,各大院校對于自身教學理念及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至關重要。在新課改的驅使之下,各科教學的應試化思想都應當得到轉變,逐漸轉向素質教育方向,教學目標也自然不再應當以分數為核心,而是以學生的能力強化為核心,數學教學同理,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強化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必須要更積極的創新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及教學思想。
二、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策略
(一)創新教學內容。數學知識的范疇是無法衡量的,甚至是許多學者傾其一生都無法窺其全貌的,所以單純的一本教材,自然是無法體現出數學知識精髓的。教師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更多知識,必須要進一步拓展教學內容,將更多相關內容融入進去,讓知識靠近生活,才能讓學生更快理解,更快學會。例如在講解折線統計圖的相關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適當融入餅圖或是條形圖進行對比講解,即是說對于同一案例,教師可以同時做出折線圖、餅形圖以及條形統計圖,這樣能夠讓學生借助對比理解得更快。這樣的內容補充是十分有利的。在講解涉及圖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加入實際尋找圖形的內容,讓學生在實際物件當中去尋找相關圖形,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一種探索的成就感。
(二)創新教學思想。我國長久以來都傾向于應試教育,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是缺乏尊重的,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領域中是無法否認的重要事實。為了體現對于學生自身地位及學習需求的基本尊重,教師必須要更加注重教學思想的改革,以學生為核心區思考,將學生的喜好、成長特點以及需求都考慮進去,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變被動為主動。
(三)優化教學手段。教學手段決定教學成效,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的教學手段,是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夠盡快融入課堂,并且持續探索下去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保證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必須要更積極的優化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在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下,教師必須充分融合信息要素,讓教學更加直觀,特別是針對圖形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時,信息要素能讓學生更快了解到圖形的特征,可見教學手段的創新是迫在眉睫的,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教學是以激發激勵為目標的,重在奠定思維基礎,激發學習的積極性,為了保證學生更快融入課堂,更快學會相關知識點,教師的思想創新、技術創新以及教學內容創新十分必要。因此文中針對當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創新策略進行了討論分析,為小學數學的改革優化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望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培養更多優秀的數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金彩萍. 論主動探究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思考和應用[J/OL]. 現代交際,(2017-06-22).
[2] 周光海. 巧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數學課堂教學[J/OL]. 現代交際,2016,(05):222.
[3] 魏運隆.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