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
摘 要:提高教學效率是教學過程中的必然要求,教學效率的提高意味著教師只需要花較少的時間,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65
小學語文是小學生進入小學必須要學習的科目,重點在于加強對母語的學習。除此之外,小學語文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學科,其他學科傳授知識都是通過漢字,而漢字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部分,可以說沒有語文的學習,其他學科就無從談起。為了適應新課標改革的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一、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初步了解新知識
一些學生認為課前預習沒有必要,他們認為教師上課會詳細講解知識點,課前預習屬于浪費時間。其實,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處于自己學習新知識的狀態中,雖說會存在大量的疑惑點,但是通過聽課對比自己的思路與教師的講解,不但能解決預習中的疑惑點,還能大大提高自身的聽課效率。不僅如此,課前預習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例如,在講解《亡羊補牢》一文時,若教師只按傳統的教學方式,單向地從字詞到文章講解,告訴學生《亡羊補牢》告誡人們處理事情發現錯誤之后,就要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立馬改正以避免更大的損失,學生可能只是當時聽懂了,但是印象不深刻,恐怕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甚至可以在課前提問學生從課前預習中學到了什么,不僅可以從側面督促他們進行課前預習,還能加強他們對文章的認識。付出總會有收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自然能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要求學生課后復習,鞏固課堂學習的知識
眾所周知,愛玩是人的天性,再加上小學生的自制力比較差,因此除了完成既定的作業外,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幾乎不會要求學生放學后進行課后復習。教師認為學生上課已經聽懂了,沒有必要再次復習。然而課后復習與課前預習一樣,都是學習小學語文的重要方法,課后復習不僅能加強學生對課堂所學新知識的認識,還能提出新的疑惑點,解決疑惑后自然進一步強化新知識。
三、以學生為中心,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傳授者是教師,受眾是學生,連接他們的媒介自然是知識。那么哪一部分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呢?有些人說是知識,他們認為沒有知識就不存在教學活動,更別說教師和學生了。知識固然重要,但知識是由人們長期以來的經驗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得來的,沒有人類這個主體就不會有知識這一說法。人類學到的知識通過教學活動進行擴散和傳播,學生是知識的受眾,接受知識后進行創新和突破。因此,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單向傳授的教學方式,采取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方式。例如,在講解現代文《丑小鴨》的時候,倘若教師只是一氣呵成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無法透徹地理解課文,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講解,比如說原文中“這些天鵝看到他,馬上就豎起羽毛向他游來,他羞愧地把頭低低地垂到水面上,但是他看見湖面上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討厭的丑鴨子,而是一只美麗的天鵝”,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緣由,教師可以站在學生的角度講解。
四、豐富教學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的科技化電子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在教育上,也有許多輔助教學的工具出現,比如教學多媒體。教學多媒體的出現從多方面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在人類的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由于小學生接觸社會較少,對外界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倘若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由傳統的黑板展示轉變為多媒體圖片和視頻,必然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講解古詩《望天門山》時,教師可以先講解古詩的大意是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接著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個詩人望天門山的視頻,用視頻給學生展示古詩中的優美意境,讓他們了解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感,更好地理解這首古詩。運用多媒體教學,不僅集中了學生們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大大地提高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二)舉辦各種小學語文競賽
小學語文競賽是一種展示才能和自我完善的活動,在競賽中,學生不僅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華,還能從競爭對手身上取長補短,完善自己,在競賽中成長。因此,舉辦小學語文競賽也是一種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率的方式,教師在教學中不妨多采用。例如,在本學期即將過半的時候,為了加強學生對前面所學字詞的記憶,教師可以舉辦一個漢字聽寫大賽,將班上的學生分成若干組,一組一組的上臺,教師隨機抽取字詞進行聽寫,聽寫的字詞來源于本學期所學的語文課內,最后統計每組聽寫對的字詞個數,正確率最高的一組為勝利者,可以贏得神秘獎勵。出于榮譽和神秘獎勵的吸引,學生們必然會認認真真學習字詞,為漢字聽寫大賽做好充足的準備。通過這樣的一個小競賽,不僅可以鞏固本學期所學的字詞,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付靖.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其他學科學習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4(17).
[2] 王君.苦弱個體的艱難抗爭——《丑小鴨》再讀[J]語文學習,2011(5).
[3] 楊海邦.淺議多媒體技術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的幫助[J].新課程(上旬)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