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趙長虹 劉明月
摘要:響應國家教育部規定,制定相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支持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立。我國民辦高校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如何做到領先發展,將學生培養為適應社會的可發展人才是本次探討的重點,通過分析民辦高校創新創業開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就如何提升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水平提出對策。
關鍵詞:人才;民辦高校;創新創業;對策研究
引言
在高校體制不斷改革的熱潮下,各地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更為重視。國家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教育系統也逐步認識到創新創業要從大學生培養起,對于民辦高校來講更是尤為重要。民辦高校作為我國教育組成的重要部分,對如何開展創新創業教學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探索,為培育出更多適應社會發展的民辦高校人才做出了巨大努力。
一、創新創業的內涵
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立是我國教學體系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面向廣大高校展開創新創業教育研究和課程推廣,為實現我國的“兩個一百年”計劃而奮斗。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性目標,我國創新創業體系雖發展較快,擔仍然有不完善之處。培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不僅是為減輕我國就業壓力,更是為培養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增強我國大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和個人創新思維能力,為其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二、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開展面臨困難
(一)學生缺乏自覺性
當前,我國民辦高校大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缺乏自覺性和創新理念,多數學生都準備畢業后就業,只有少數學生決定自主創業,但創業科目簡單,并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因此,提升學生自主創業思維是當前創業創新教學的首要解決問題。打破傳統教育陳規,培養學生自覺自理的創業精神是當前民辦高校的起步點,由此深入創新創業理念的教育教學會使課程更能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
(二)學生缺乏個性化教育
面對學生而言,在教學的各個階段都被要求遵循教學大綱進行學習培養,很少有學校會兼顧學生個性化發展,也沒有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是從學生進入高等教學階段才開始的,由于課業壓力減輕,大學校園生活豐富,才開啟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歷程。但是一些民辦高校過于重視教學,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導致學生缺乏對學科學習的興趣,難以產生創新創業的想法。
(三)學生缺乏創新性精神
培育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要基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加上學校對學生個性化的培育,才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民辦高校對于學生創新創業的培養僅開設了一部分選修課程,并沒有將其作為學生的必修科目提上課表,這就造成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再加上學校對自主創新創業知識理論的宣傳缺失,導致學生自主選修創新創業課程的人數不多,創新創業教育很難得到普及。
(四)缺乏專業教學老師
創新創業教學是系統的教學方式,民辦高校如今發展創新創業教育是基于教育部門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基礎之上的,雖然意識到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但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沒有針對性,教學教師更是一些其他人文學科的教師,并沒有專門聘請相關教育行業的研究指導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也沒有聘請專業教師來進行教學。對于學生來講不能接受全面的系統化的創新創業教學,無法形成系統化的學習,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就有偏差,這對于繼續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想的培養十分不利。
三、提升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水平對策
提升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水平,是當前教育急需解決的問題。民辦院校由于教學水平參差,有些院校基礎設施建設也不完善,基于這些困難之上,如何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高的提升空間就有待商榷。為解決現階段民辦創新創業教育發展中所遇到的難題和問題,必須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如何解決,從院校教學角度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提出解決意見。
(一)從教學角度出發
民辦院校自身要將創新創業教學重視起來,這不是響應國家政策和教育部方針所做的必須措施,更非提升學校就業率的良策。民辦院校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是為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提供基礎,在開設課程之前必須要保證創新創業體系的完善建立。首先,需要將創新創業精神和要求普及各學科院系,督促院系領導開會協調,重視創新創業教學的建設。其次,需要招聘新型創新創業教育專業人才,對現有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師進行培訓指導。最后,需要聘請成功人士和高級講師來校講解創新創業經驗和實踐部分內容,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民辦院校創新創業教學的開展要比一些其他學校更為艱難,但在各方努力下,將院系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立完成是不難的,但要對學生進行下一步的培養計劃就需要各院校達成共識,培養新型人才是每個學校的職責和義務。
(二)從學生角度出發
對于學生而言培養自我創新創業精神要提升自覺性、個性化、創興性三點結合,全方面培養自己的創新創業精神。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在社會發展中取得卓越成績。依靠院校支持和國家政策支持,擁有自己的創業夢想并不是什么難事,但在是否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基礎支撐這個問題下,就顯得十分艱難。民辦院校的學生在今后發展道路上將處于更激烈的競爭環境,對于就業來講更是艱難,要發展成為具有堅實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的雙基礎人才,就必須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精神,將理論實踐一體化的學習過程展現在未來的工作機遇中。培養個人興趣愛和個性化發展,是基于創新型發展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如何發展創新創業精神就需要自我探索和不斷深入研究。國家和院校對學生進行的創新創業培育和項目支持是當前民辦院校學生的機遇之一,希望擁有創新意識的學生抓住機遇,將未來與發展和諧規劃。
結束語
隨著科技進步和教育改革的發展,民辦高校則更要重視創新創業課程的開設和對學生創新創業思想的培養。充分認識到現有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和利用現有教學方式、教學典范進行師生間的思想教育升級。不僅要解決學生未來創業就業問題,更要提升學校本身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刻體會。通過提升教學質量,組建優秀師資,引進創新創業專項資金等方式予以對創新創業教學支持。
(作者單位:山東協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