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富
摘要:自新課程改革以來,生活化教學為小學數學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項先進的教學模式。小學數學生活化即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的元素引入數學課程中,能激發小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在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具備一定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小學數學;生活化研究
在現代化教育理念下,對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師應拋棄落后的教學理念,優化改革教學模式,在講授數學知識期間,注重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筆者以生活化教學模式為切入點,闡述了運用策略,希望能給小學數學教師借鑒意義。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小學生在實際生活里會接觸很多數學元素,典型例子為零用錢計算、時間換算等。為了高效準確測算這些值,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數學教學生活化對小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具有密切影響。將數學化理念滲透于數學課程中,能使學生轉變思維模式,能聯系數學知識點分析生活中的元素,從而構件數學思維。在數學教學活動開展期間,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熟悉的元素作為切入點,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小學生能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增強對知識點的印象。由此可見,教師應在生活中充分挖掘數學資源,增強小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生活里,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1)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增強學習趣味
數學教師作為課程的引導者,應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使小學生在生活中能夠主動關注數學問題。僅依賴數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點是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教師應注重數學教材的知識延伸,使教材概念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學生意識到數學課程的實用性。譬如在《統計》章節中,教材內容為統計金牌、銀牌、通牌的獲獎情況,由于這些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具有一定的距離,學生常常產生厭學心理。數學教師在講解期間應打破原教材的限制,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小學生做調研活動,通過切身感受統計過程來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提前觀看第46屆世界乒乓球比賽的適宜,提升對金銀銅牌的認知概念。在正式上課期間,由各組分別闡述收集到的信息,隨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的優勢,向學生呈現乒乓球在比賽期間的精彩場景,當運動員在領獎時配上國歌,還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接著講解獎牌的不同含義,能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最終由數學教師提出問題“視頻中共有多少枚獎牌,每類獎牌涵蓋多少枚。”該教學模式能使學生產生統計意識,教師通過生活情景為切入點開展教學活動。小學生天生喜愛游戲,將生活化游戲引入數學課程中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小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又如“路程量”問題屬于數學教材中的難點,同時該章節中涉及很多公式,學生難以正確掌握時間、路程與速度間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入生活概念,向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去上學時都采用什么交通工具呢”,隨后向學生講解時間、速度與路程的概念。該教學模式能使學生將數學元素代入熟悉的生活情景中進行想象,同時該教學模式能起到“舉一反三”的優勢。
(2)創設生活化情境,啟迪學生思維
為了激發小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欲望,教師應注重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點,將生活元素貫穿于數學課程中。因此數學教師在備課期間,應把抽象化的數學概念轉化成生活化的問題,使學生透過數學問題掌握概念知識。數學教師應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加減乘除”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創設該生活情景“背包90元、鉛筆1元、老師錢包里有300元,買了2個背包與12只鉛筆,請問老師最后錢包里還剩多少錢。該例子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較為貼近,而且展現了課程知識,能培養小學生敏銳的洞察力,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探索數學元素。由于數學涵蓋一定的抽象化知識,學生在理解上具有一定的難度性,教師通過運用生活元素能夠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有助于學生盡快掌握知識內容。“題海戰術”不符合現代化教學理念,具有一定的乏味性,同時不能確保學生掌握課程知識,數學教師應讓小學生主動探尋數學知識,在生動有趣的生活化情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從而提升數學教學效率。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模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團隊意識,而且能激發小學生的探索欲望。譬如在《克與千克》的課程中,雖然學生對物體重量問題有一定概念,但是未接觸較多的重量單位知識,使克與千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可以開展“稱一稱與掂一掂”的課程活動,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展示為學生準備的道具:天秤、一個面包、一瓶牛奶等,隨后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記錄每個稱重物品的重量。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環境中,數學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教師應整合優化教學資源,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小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本文分析了生活化教學模式,該模式能幫助小學生構建發散性思維,同時能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引導小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視角來看待問題。
(作者單位: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榮丁鎮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