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 要:中職生畢業生面對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對現實社會環境中誘發等多種因素,為數不少的職校生感到無所適從、憂心忡忡、煩躁不安。往往表現為不主動出擊,抱著“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消極逃避就業崗位,為了更好幫助畢業生更好地認識這問題,在分析其成因及影響因素的同時,結合職校學生實際特點指出相應的心理調適對策。
關鍵詞:中職生;逃避就業;成因對策
我國就業難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作為中職生群體是個體由少年期到成年期成長過程中一個特殊的群體,集多種特殊性于一身,有學者歸納“學生就業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焦慮心理、嫉妒心理、抑郁心理、自卑心理、依賴心理、實惠功利心理”等等。在沒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沒有良好的競技狀態,同時由于現實社會環境中誘發多種因素的作用,這幾年中職生畢業生往往表現為不主動出擊,消極逃避就業市場,抱著“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為了更好幫助畢業生更好地認識這問題,為今后就業做好心理準備和心理調適,本人下面淺析中職生就業時存在逃避就業不良心理的成因與對策。
一、中職學生畢業產生逃避就業不良心理的成因
(一)社會因素
就業市場的不完善。目前就業市場還存在不少問題,這也成為畢業生就業中的困擾。如某些單位以辦人才交流會謀利、虛假招聘信息、就業市場與協議缺乏權威性、大型的畢業生招聘會簽約率不高等等。學歷歧視和性別歧視的存在。目前,許多招聘單位明文規定不接受專科畢業生,對女學生求職一些單位明確表示不要,另外一些單位雖然不表示不要,但對女大學生的求職總是百般推諉,要求苛刻。
(二)學校因素
首先學校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在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方面力度還較大,對于學生求職能力的培養訓練、健康心理的指導教育方面還不足。大多數畢業生缺乏求職的實際能力,不會恰當的自我推薦,不敢積極地參與競爭,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其次,作為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我們更多的著重于校內培養人才,除部分專業外,多數專業在學生就業工作方面缺乏加強與校外的交流與合作,對學生走出學校了解社會方面的工作做得相對較少。
(三)家庭因素
個體最早的社會環境就是家庭,家庭對個體自我意識的形成、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期望、父母職業及職業榜樣、父母對子女專業及工作的關注、父母對各種職業的看法、父母的社會地位與社交能力、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家中其他成員的影響、學生對父母的看法與態度等等。這些因素影響著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就業既是學生在人生中的一大轉折,也是其家庭的重要事情,因此,家庭會對畢業生的就業發表一系列意見,然而卻會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帶來不良的影響。
(四)學生個體因素
盡管學院和招生就業處一直采取相關措施,教育畢業生降低就業期望值,看清社會現實和自身能力,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業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就業期望值與社會現實之間的落差,造成畢業生的心理出現不少問題。
二、解決中職學生畢業逃避就業不良心理的對策
(一)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解決學生就業心理困惑
現代社會環境,畢業生就業市場競爭激烈,大學生人才濟濟,加強就業指導和畢業生職業素養形成對促進畢業生就業有很大的幫助,可以使畢業生在就業市場競爭脫穎而出。首先,學校要采取多樣化的形式加強畢業生就業教育,引導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通過講座和報告的方式,講解各項就業政策和面試技巧,對就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以及要做好哪些心理準備等問題向學生逐一說明,使學生具備面試的心理素質,在應聘過程中做到有備而來,沉著應對。其次,在畢業生就業指導過程中,針對學生各種心理問題,學校就業指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談心談話,引導畢業生把自己想法和現實有效結合,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在應聘中,既要對自我評價正確,也要對就業市場形勢進行分析,設定好自己的職業坐標,設計好自己職業規劃,形成自己的就業觀,緩解畢業生的就業心理困惑。
(二)樹立科學的就業觀,緩解學生就業心理差異
在就業過程中,每個畢業生面臨的選擇是多方面的,思考是復雜的,如對就業工作地點要作選擇、對就業單位性質要考慮、對就業工作環境要比對、對就業單位的福利待遇要分析等,不可什么都能滿足,學生要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調整好就業心態,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學校從事就業指導教師要幫助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認清自己崗位要求與社會崗位供求關系,擺正自己的就業心理,畢業生要樹立“先就業找工作,后擇業選崗位”的就業指導思想,要把用人單位的發展潛力、自己專業的結合度和自己發展的空間、平臺作為就業時的考慮重點,以平和的心態來處理就業中的心理障礙,緩解畢業生存在的心里矛盾和壓力。
(三)開展就業心理輔導,引導學生形成自我就業意識
對畢業生進行就業心理輔導應是學校就業工作中的重點,對畢業生就業進行心理輔導問題要注重培養畢業生的自我意志力、情緒控制力和積極的陽光心態,幫助畢業生消除就業過程中存在的認知偏差心里現象,克服畢業生存在的自負、自卑、焦慮等不良心理意識。從事就業指導的教師要對當前的就業形勢進行準確的分析,要面對面進行心里健康教育和疏導,幫助畢業生從心理上認識到位,從而在意識中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觀念,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就業心理意識,勇敢的面對現實就業情況,慎重的考慮就業單位,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和崗位,為自己的職業夢添磚加瓦。
三、結語
中職畢業生的就業是中職生人生的重要轉折點,由于職校生各自的社會背景、家庭環境、個人經歷、專業基礎的差異,個人的就業期待值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就業過程中會產生種種不良就業心理問題,我們要分析其成因及影響因素,針對相應心理問題采取相應的調適對策。學校有責任指導中職生要認清形勢,消除逃避就業不良的心理問題,努力提高自己,積極調整心態,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不等不靠,積極面對,把握機遇,主動出擊,相信一定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