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翠
【摘要】數學教育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數學核心素養是針對良好數學教育這一數學課程基本理念,對學生提出的基礎性、整合性、前瞻性要求,也是體現于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本質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123-01
教育領域活動開展質量的高低被社會各界廣為關注,推動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加強,在深受新課程改革思想影響的基礎上,核心素質的培養成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傳授學生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與思想道德素質相互協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心智還不健全,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但如果在學習中注重培養核心素養就會幫助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夠靈活運用思維能力對數學問題進行判斷并分析,在實際生活中能夠運用數學觀點解決問題。既可以對事物從宏觀方面具體把握綜合特征,又可以從某一方面局部認識事物,了解事物的具體特點;既可以運用數學圖形對某種事物進行刻畫,又可以根據數學符號反映事物之間的聯系。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不僅可以讓學生自由靈活地解決數學問題,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這種興趣擴展到其他學科,促進學生的整體成就。
二、基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策略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習風格多樣化
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只有具有良好創新意識,學生今后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之中。比如,在教學“長方體與正方體”時,由于大部分學生對占地面積與表面積的概念比較模糊,這時,教師就可以展現出八塊同等尺寸的紙板,讓一些學生測算其中四塊紙板的長度、高度、寬度,分別進行兩次放置:首先,把四塊紙板并排放置,讓學生運算出這幾塊紙板的占地總面積;接著,把其余幾塊紙板疊加放置,讓學生運算出這幾塊紙板的占地總面積,借助運算,學生就能夠發現,四塊紙板疊加放置以后的占地總面積更小,占地總面積的多少同紙板的表面積間沒有關聯性,如此以來就深化了學生對占地面積與表面積概念的理解,同時還讓學生了解了各種放置方式下的占地面積也不盡相同。
2.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可以將課堂教學融入生活中,讓學生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學習數學,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減少對知識的陌生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體現,使學生逐漸適應,接受新的知識。
例如,筆者在進行《旋轉、平移和軸對稱》這一課的教學時,筆者首先向學生介紹旋轉、平行以及軸對稱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們自由討論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軸對稱圖形,哪些物品是由一個基本圖形旋轉得來的,哪些物品是可以平移得到的。這就激起了學生的談論熱情,并且讓這些數學概念知識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近。其次,筆者會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圖形的平移、旋轉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清晰地對這些概念有一個清晰認知,然后讓學生自己親自動手,通過文具三角板、書本等規則性物體的平移旋轉來進一步的理解概念。然后讓學生在紙上將自己旋轉、平移的圖形畫出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后,由筆者進行總結,然后通過習題的訓練讓學生深層了解這一知識點。
3.建立互動學習模式
數學的邏輯性非常強,對于小學生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數學包含有代數、幾何、變量、衡量、等式、不等式等多個內容,學生不僅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還要具備一定的數形結合及轉換能力。如何使數學教學易于學習,需要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圓的認識》這一節課程內容時。首先,在課程初始階段,教師讓學生運用圓規自主畫圓,以此來讓學生認識圓的組成部分,對半徑、直徑、周長等概念有一個初步了解,以此來導入課程。其次,讓學生相互交流畫圓的方法,在學生交流后能夠正確畫出正規圓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數學角度來觀察、思考圓的其他要素,幫助學生建立有關圓的抽象概念,從而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
三、結論
在核心素養下的教育改革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知識是深化小學數學改革,貫徹學科育人的必然要求。每一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從現在開始,從日常教學工作開始。堅持反思性教學的實踐,積極探索培養學生小學核心素質的有效策略,促進學生綜合可持續發展,切實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東金.本科層次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設置的本源性分析[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4(04):29-32.
[2]李星云.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