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摘 要】 本文結合近幾年生物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談談如何巧妙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
【關鍵詞】 生物;創設情境;生活
生物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充分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達到高效掌握知識的教學目的呢?結合近幾年教學經驗,筆者以為巧妙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探究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有力地促進高效課堂建設的。下面結合近幾年本人課堂教學實際,談談如何在課堂上巧創教學情境的一些技巧:
一、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創設情境
初中生物是一門與生活、生產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它有許多知識來自于日常生活、生產,同時我們在課堂學習中,可以把這些知識從課堂上搬進生活、生產中去,故我們在教學中要巧妙地聯系生活、生產實際創設情境,以提升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
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找出生活、生產與生物學科的聯系,還可以從電影、電視、文學作品、生活常識等方面找到創設情境的方式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二、針對重點知識設置問題創設情境
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科學的每一項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科學探究是一種科學活動的體驗,在生物教學中,我借用問題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對生物知識、現象、原理等進行大膽的知識猜想,以此激勵學生改組、遷移、綜合能力,進而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學習品格。
設計探究性問題,首先要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根據教學重難點設置問題,或獨立,或分組完成問題探究,以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和時間去思考和探究。
三、通過師生活動創設情境
生物學習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知識的學習,如果完全照本宣科學生肯定是囫圇吞棗,沒有多大效果,我便嘗試通過師生活動創設情境,激發他們學習探究的興趣。我在教學“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節時,我是這樣設置師生互動活動的:
活動前,請同學們說說他們想在活動中解決了哪些問題,有的學生說:“我想探究人的反應速度與測量方式有關嗎?”;有的說“我想探究人的反應速度與測量的次數有關嗎?”;有的說:“我想探究人的反應速度與測量用具有關嗎?”……然后我就幫助學生四人一組設置活動:在班長的帶領下,學生隨著音樂一起做相反動作。全體起立開始,中途做錯的自覺坐下,最后產生勝利者。每個小組在這樣的測試活動中,輕松地進行探究性學習,較好地得出了科學結論。
四、運用故事、成語、俗語、謎語創設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物教學中也可以運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成語、俗語、謎語等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我在教學“生物的遺傳”一節時,我創設的情境是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請同學們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和它的科學性,在討論學習中讓學生明白生物普遍存在著遺傳現象,較好地引出了遺傳的概念和知識。又如我在講解食物鏈一節時,選擇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一成語導入,讓學生明白食物鏈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在探究種子與果實的區別一節時,我采用的是用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睡個大胖子”引入新課,讓學生猜一猜這是什么,進而提出“麻屋子指的是果實中的哪個結構?紅帳子指的是種子中的哪個結構?”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研究種子與果實的興趣。
總之,生物教學需要教師因材施教,根據教學內容與生活、生產、學生認知水平、文化積淀等多種因素,巧妙地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既完成好教學任務,又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使教學達到理想境界,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 張晨玲. 創設情境,開展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J]. 好家長,2017(32).
[2] 王廣道. 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J]. 新課程(下旬),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