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天倫
摘 要:初中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階段,是對小學數學知識的深化,也是高中數學知識的鋪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學習十分刻苦,預習、復習都十分到位,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完成各項作業,但最終成績卻不理想。通過了解得知,主要是由于學生缺乏逆向思維所導致。對于課堂上所學的定義、公式,有些學生只是按照單一方向生搬硬套,不能充分理解其意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開拓創新、改變單一的思維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解題;思路培養
初中數學題反映的是人們生活環境中經常見到的數量關系,為了能更好地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應當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力勞動的需求。現階段,我國初中生普遍存在解決能力薄弱、接受相關培訓的機會少等問題,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當做出相應的改進,設計出具有創新意義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
1創設教學情境
在初中數學教材中,有些數學理論是比較復雜的,難以了解。這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教育,在激起學生學習喜好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數學是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它具有顯著的趣味性以及邏輯性。在初中數學教育中,教師要聯絡生活的實踐,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引進到教育活動中,直觀形象地展現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掌握了數學知識的基本理論,也就掌握了相關的解題思路,在考試中遇到相應的問題就能做到“觸類旁通”。例如,在講“拋物線”時,教師可以創設教育情境,讓學生查詢籃球拋向空中的弧線,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知道拋物線,了解拋物線的性質,然后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2加強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逆向運用
在數學科目的學習過程中,概念的理解問題一向成為了學生的一道難題,對于教師來講,教學的初期如果只注重對概念進行傳授,就會使學生成為一個單一思考的載體,在針對問題的時候,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較大。因此,作為數學教師,對于數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正反思維進行灌輸,將學生的思維方式的選擇項放大延伸,引導學生利用兩種思維去理解數學概念,并且在實際的概念解決問題上進行運用,將其思維進行鍛煉培養,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方面的逆向運用。
3利用概念教學,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要想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教師就要加強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引導學生學會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因此,教師要把逆向思維引入課堂,通過概念教學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教師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對定義的理解與掌握、公式的運用、解題方法的優化等方面,使學生發現數學中所包含的逆向思維,并在老師的幫助下挖掘、總結數學中的互逆現象,探索數學的奧秘。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從而使學生擺脫原有的思維模式,不斷開拓創新,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問題。
例如,在講“正比例函數的圖象”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函數圖象,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函數圖象找出其各自的性質,然后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對函數圖象進行探究。如,y=kx(x的次數為1,且k≠0)的函數圖象,根據性質可知,當k>0時,圖象只出現在第一和第三象限,且呈上升趨勢,反之則相反。這是對函數性質的正向敘述,本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通過這個例子,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敘述:在正比例函數中,只有通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函數圖象,且呈上升趨勢,則此函數中k>0。這樣,引導學生利用逆向思維對知識進行理解,能夠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4利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
在做題不能找出題干關鍵的時候,學生就會出現錯誤。雖然上課認真聽講,但是依然無法對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學以致用。這是由于學生遵循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解題思路依舊按照順向的方式思考,不會轉變解題思路。教師要加強逆向思維類型習題的練習,使學生在順向思維行不通的時候及時采用逆向思維的思考方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例如,在完成課后習題時,學生可能會遇到結構上隱藏著互逆關系的問題:①當x=6時,求5x+7的值;②已知5x+7=37,求x的值。看似兩個不同的問題,但是利用逆向思維分析,可以直觀看出這兩個問題之間的聯系。在做這類問題時,學生要將兩個問題相結合,從而分析兩者的互逆關系,進而得出兩個問題的答案。教師也要在類似的例題基礎上布置課后作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提高學生對題干的理解能力。
5反證法
所謂的反證法,就是在針對問題的時候,利用相反的方向進行驗證,以此來得到最終的解決方案。在數學科目的問題解決中,利用逆向思維并將反證法發揮出來,可以在初中的數學證明題中表現出來。在證明題的解題過程中,將原命題進行逆否,在此操作中,得到原命題的真實性。也就是說,在提出一系列假設后,進行推理和驗證,以此來對矛盾進行分析,最后得出真正的答案。該方法可以將證明題的思路進行逆向的分析,加強對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并且可以對數學中的證明題起到很大的實際性的作用。在進行反證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引導學生在面對證明題時,用反證法的方法去解決,并且,要注意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看是否適用,同時,還要在學生進行解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養成好的思維習慣。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重視案例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宗煜.關于數學中逆向思維的運用[J].亞太教育,2016(35).
[2]王俊琴,張慶鵬,張蓓,雷建麗.數學教育逆向思維培養的研究[J].學周刊,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