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婷婷
【摘要】高校心理疏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心理疏導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正確認識并掌握二者關系。本文對心理疏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進行闡述,進而提出其價值應用的正確路徑。
【關鍵詞】心理疏導 思想政治教育 價值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0-0074-01
心理疏導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互補性,又存在互異性。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教育手段包含心理疏導的方式方法,實踐證明,心理疏導能夠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此外,心理疏導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間又存在不同的側重點和價值導向。因此,利用好二者關系的特殊性,促進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和價值實現,有利于促進教育水平的進步和學生的全面發展[1]。
一、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一)心理疏導能夠為學生提供精神動力
恰當適時的心理疏導能夠使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得到精神慰籍,很多學生在步入大學校園中會因陌生的環境或其他原因產生精神混亂,心理負擔重等情況,心理疏導能夠通過人文關懷及時幫助學生調節身心,引導學生重新認識自身,進行自我審視,重新尋找生活定位,獲取動力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心理疏導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精神動力。
(二)心理疏導有利于健全學生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人的生理、心理、道德等多種因素的和諧統一,大學生人格健全普遍受到高校重視,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由于當前社會競爭壓力較大,學生普遍感到迷茫和壓力,進而造成學生心理負荷較大,產生心理問題。心理疏導能夠引導學生正確應對社會壓力,促使學生更快的走向正軌。
(三)心理疏導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當前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對于突發事件應變能力不足,且缺乏自我調節等相關能力。導致很多高校學生產生抑郁、墮落等不良心理環境。心理疏導通過對話、交流、引導等方式,促使大學生走出陰霾,形成良好向上心態,促進大學生養成并錘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心態,提升學生的綜合心理素質。
二、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一)營造良好教育環境
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極為重要,教育者應重視情感教育功能,在正確價值觀的灌輸和引導下,重視情感投入,使學生降低對教育的抵觸情緒,自覺投入心理情景中,從而更好的接收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開展中,重視對學生的具體生活及學習情況的了解,幫助學生排解心理問題,激發學生的動力。另外,在日常教育中重視對教育環境的營造,比如可以開展心理疏導講座等活動,針對個別問題嚴重的學生展開單獨疏導。
(二)加強心理疏導方式應用比重
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目的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學生的心理狀態應該得到及時的重視和改善,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應該加強心理疏導的應用比重,將二者有益結合、相互促進。比如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教師可舉因心理問題而產生的不良事件為例放到課堂上討論,讓學生剖析事件人物的心理問題,并以此作為典型,引用到個體教育,讓學生在形成正確道德素養的同時充分了解心理問題的產生過程,從而形成警示教學[2]。
(三)強化教師心理疏導能力
心理疏導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高校教師自身需要具有豐富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素質,首先,高校應重視對相關教師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強教師對科學心理疏導方法的掌握度,提升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其次,在開展心理疏導的過程中,應注意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規律相互結合。此外,高校應針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和社會發展理論進行重點研究,堅持從實際出發,總結心理疏導和教育工作的開展技巧,針對大學生不同心理問題選擇相適應的疏導方式。
(四)創新教育載體
高校可著手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網站,建立與心理咨詢專業網站的對接形式,讓學生根據自身心理狀態,及時選擇心理疏導服務和心理訴求。通過此類手段,學校方面能夠及時根據學生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態進行工作總結,進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和心理疏導方式。根據學生情況反饋,高校應迅速反應,并重視且引導大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結語
總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確運用心理疏導的價值能夠有效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實現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應用,將有利于大學生人格的完善,能夠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保障,從而促進大學生更好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馬瑞雪.情感心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啟示[J].山西青年,2016(19):133.
[2]許滸.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7,(z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