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青
摘 要:運用訪問法、文獻資料分析法、歸納法,較為全面地論述了當今世界優秀撐竿跳高運動員的身體特征、運動素質與成績的關系。根據我國兒童少年的身體生長特點,提出了包括年齡、身體形態與素質、心理、基本技術等指標,提出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少兒期選材模式及相關訓練方法。教練員應充分運用速度、靈敏、柔韌等優先發展的素質結合專項技術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
關鍵詞:撐竿跳高 少兒 選材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1(a)-0146-03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布勃卡、沃爾科夫、波利亞科夫、維涅隆、烏維翁、羅伯茨等10余名世界優秀男子撐竿跳高運動員和埃瑪·喬治、蔡維艷、AVER、巴拉霍諾娃等10余名世界優秀女子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年齡特點、身體形態特點、技術特征、心理素質、比賽成績等模型特征為主要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訪問法:對廣東省部分撐桿跳高教練員進行訪問,以了解他們對該項目少兒選材的標準,以及訓練和比賽中的訓練方法、手段。
(2)文獻資料分析法:系統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以了解該領域的研究動態和進展。
(3)歸納法:對綜合分析做進一步的提煉,尋找和建立一些基本規律、原則和方法。
2 撐竿跳高少年兒童運動員選材的基本特點
2.1 年齡特點
男子撐竿跳高運動已有一個世紀的歷史,男子撐竿跳高強國以前蘇聯為代表,在運動員8歲左右[1]就開始定向培養,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訓練體系。女子撐竿跳高起步較晚,其運動員則大多來自技巧、體操和十項全能等項目的運動員,但未來的女子撐竿跳高發展之路也肯定與男子一樣。
由當今世界級男子優秀撐竿跳運動員的基本特點(見表1)可知,世界高水平撐竿跳高男子運動員出成績年齡為22~27歲,從啟蒙訓練到實現峰值成績,大約要有7~11年的系統嚴格的訓練,因而少年兒童選材和訓練,越早越好[2]。少年兒童機體內激素和內分泌活躍,各種遺傳基因顯示穩定,運動能力的個體差異性大,為初級選材的可靠性提供了客觀依據[3]。分析發現,打破世界記錄的撐竿跳優秀選手,開始專項訓練時他們的年齡為7~14歲,顯示出少年兒童年齡段的特征(詳見表2)。
2.2 身體形態特點
撐竿跳高的竿經歷了從木竿到石墨纖維竿的5種階段變化發展,每一次演變都導致了撐竿跳的技戰術發生改變。撐竿跳高的完整技術改變了,其原因是玻璃纖維竿的出現。另外,懸垂和引體技術動作出現并應用到撐桿跳高中,使運動員的握竿高度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較大地提高了男子撐竿跳高成績。訓練比賽已經證明,握竿高度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基礎和保證。因而,撐竿跳高運動員選材標準是:身材高挑苗條、腿腳較長、體重身高指數和指距-身高合理(參見表1)。初級選材時不光要注重身高,還應注重臂展長度和單臂舉起高度這兩個形態指標,臂展長度以超過本人身高6~10cm為佳[2]。
運動員體重對撐竿跳高成績也密切相關。有專家發現,運動員的體重與成績相關系數在0.416~0.473之間,體重也是選材和相互比較的指標之一。根據少年兒童生長特點,重心較高、身體比較苗條勻稱、跟腱長而且足部力量較好的少兒優先考慮[4]。其定量標準詳見表3。
2.3 身體素質特點
撐竿跳高是田徑運動中一項技術最為復雜的競技項目,要求運動員的跑、跳能力和體操能力要突出,這是成為優秀運動員的基礎。助跑速度是提高動能的主要途徑,是運動員越過橫竿的動力源泉。此外,優秀男子撐竿跳高運動員100m成績都在10.8s以內、跳遠成績都達到7.15m以上(詳見表4)。女子的情況也不例外,世界記錄保持者?,敗讨沃蕴米罡?,顯然是她比別的選手跑得快[1]。巴黎室內世錦賽冠軍美國運動員德垃吉娜則是跑得更快的例子。十多年前,教練挑選蔡維艷時,除了考慮她練過體操外,還因她在省少年百米速度及跳遠比賽中展示了很好的成績和潛力。因而,優秀的短跑能力是成為優秀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基礎。
撐竿跳高的支撐階段的動作,與體操中吊環上的擺動、單杠上的擺動后翻、低杠上的蹬足倒立推起等動作非常相似,且完成動作的工作方式都基本相同。例如,世界級撐竿跳運動員布勃卡在體操方面能力超強,但他在13歲之前,其教練讓布勃卡撐竿跳的專項練習時間只占總時間三成左右,更多的時間都是其他基礎訓練、專項訓練。訓練項目,都從徒手空翻、跟斗及體操項目。布勃卡也是體操項目的高手。199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女子撐竿跳高運動員的成績與原從事項目的調查結果也顯示(見表5),運動員初級階段的體操訓練確與日后撐竿跳高成績有較大的聯系(前三名及并列第四名中的1人也都練過體操)。另外,撐竿跳高運動員還應具備有力的肩帶、柔韌的脊柱以及強大的握力、引體力量和腰腹力量。
2.4 心理素質特點
運動心理學家認為,運動員在競賽中,心理因素約占30%,技術、身體素質等其他因素為70%?,F代撐竿跳高比賽中,由于水平越來越高,實力越來越接近,勝負往往在1~2cm之間;加上觀眾和裁判等因素的干擾影響,尤其在進入最后決賽階段時,會引起運動員心理緊張、動作變形,跳不出訓練時的正常水平。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布勃卡就是因為第一跳定位太高,加上現場氣氛緊張,以致連續幾跳均沒有成績,發揮失常,沒能進入決賽。可見,心理素質對比賽成績影響很大,水平接近時,心理素質好的一方往往能夠取得最后勝利。所以,在少兒撐桿跳高運動員選材時,心理素質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采用手段訓練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心理技能在西方發達國家和俄羅斯、亞洲等國家已廣泛應用。心理訓練的內容一般包括訓練心理訓練、比賽心理訓練等內容。
3 少兒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專項技術訓練
根據少兒生長發育規律,如何制定符合他們身體特征、有較好效果的撐竿跳高專項技能訓練是我們面臨的重要任務。
以往關于撐竿跳高的訓練手段、訓練輔助方法、訓練量等研究資料大多是以從事專業訓練的成年運動員為對象而獲取的,如一味生搬硬套對少兒運動員進行訓練,結果可能是效果不大或者失敗,以致錯過了少兒專項早期訓練的黃金時間,造成人才的損失。
要對少兒運動員進行合理有效的專項訓練,教練員除了應掌握撐竿跳高項目特點外,還必須多學習運動生理學、運動生化學知識,了解運動訓練學發展規律,了解優秀運動員選材的標準和樣本,在此基礎上,詳盡了解各個年齡段少兒的生理特點——生長發育時期的年齡劃分、身體特征、身體素質等。這樣才能在安排訓練計劃時科學安排,因人選材,挖掘少兒選手的潛力,訓練和提高運動技能,牢固掌握正確的撐桿跳專項技術,取得預期的優異成績[5]。
4 結語
(1)撐竿跳高項目自身的復雜性決定了撐竿跳高初級選材的全面性和特殊性。選擇少兒運動員年齡、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基本技術等指標時,應充分考慮決定這些選材指標是否符合撐竿跳高特點的標準,以及各指標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耦合。
(2)選用直接對上述指標起作用的訓練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撐竿跳高訓練水平的有效途徑。鑒于每個少兒運動員類型和發育特點的不同,訓練中應綜合考慮以上指標要素,以及這些要素形成的個體模式,并爭取以較小的負荷來完成撐竿跳高專項訓練任務。
(3)少兒撐竿跳高早期專項化訓練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訓練計劃的選擇與制定。少兒雖已具備一定從事撐竿跳高項目的基礎素質能力,但并不完善,教練員應重點考慮其身體素質的差異來安排訓練,充分運用速度、靈敏、柔韌等優先發展的素質結合專項技術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
參考文獻
[1] 王萬培.女子撐竿跳高運動員的選材和訓練[J].安徽體育科技,1999(8):15.
[2] 夏瓊華.對撐竿跳高運動員初級選材和訓練特征的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9(2):15.
[3] 袁作生,南仲喜.現代田徑運動科學訓練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4] 夏瓊華.少年撐竿跳高運動員的初級選材和訓練特征[J].田徑,2008(12):1.
[5] 鄭俊秋.撐竿跳高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消除方法[J].體育科學研究,2001,5(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