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
【摘要】數形結合思想,在數學解題中是一種基本解題思路,它將抽象的數字幾何化,將幾何的內容數字化。本文介紹了數形結合的基本思路,并進一步分析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過程,提出了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數形結合 高中數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04-01
一、數形結合的基本思路
數形結合在高中數學中,是十分常見且十分有效的教育方法,通過數與形之間的內在關系,分析具體的代數含義,揭示直觀的幾何圖形。數形結合在具體的解題中應用廣泛,給我們帶來嶄新的思維方式,由具體的形到抽象的數字,再用抽象的數字去研究形,這其中的轉換關系以及規律,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進一步讓解題的思路簡化,用這樣的方法,把困難的問題變簡單,增加思維的廣闊性。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過程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的教育素質,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在當下的應試體制下,教師在課堂上的大多時間都以傳授知識為主,這一情況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缺乏創造性,很多學生的思維都會隨之變得越來越僵化。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教育的出發點,靈活地采用多用教育手段與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在數形結合教育中,要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規律,從感受、理解、使用以及內化這四個方面入手,層層遞進教育的過程。感受是指對某個事件發生感覺,并對該事件加以關注,以具體的數學為載體,著重于強調解題的思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理解,是指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之上,對數形結合思維規律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了解其含義,掌握其方法。使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在解題的過程中,利用有關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并嘗試在一定的情境下完成數學問題的解答,了解數形結合的方法并不是萬能的。內化就是學生在掌握了數形結合的方式方法之后,將其變為自己的思維習慣與方式,讓學生在思想上對數形結合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
這四個階段是高中生掌握數形結合的一個過程,它們是一個整體和系統,需要教師層層貫徹,幫助學生完成整個數形結合的學習。
三、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
1.等價性策略
教師在具體的課堂中,要結合數形結合的方式方法,將數與形實現等價交換。學生在具體的做題過程中,需要考慮的是究竟使用代數比較方便,還是使用圖形解題比較方便,然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要確保轉換的等價性,例如函數在平面指標坐標系中標出位置,每個函數值都要找到自己相應的點,也是唯一的點,這就要求函數和圖像保持一致性。圖形確定數量關系,要找到數量中特殊的那個點,以此來作為問題的切入點,這樣才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2.雙向性策略
教師在具體講授某一題時,可以向學生展示用數解題和用形解題的不同策略與方法,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明白數形結合的優勢與局限性。代數有著抽象的特點,而幾何圖形有著直觀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二者的優勢進行解題的講解,互相補充。如果遇到一些比較簡便的數學題,畫圖是十分繁瑣的,這個時候就直接選擇代數的方式進行解決,有效地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也可以得出準確的結果。所以,利用數形結合的解題方法,也是因題而異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熟練掌握是一個漫長的復雜的過程,教師需要耐心地引導學生。
3.簡潔性策略
高中數學教材蘊含了諸多數學的思想方法,教師的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具體認知水平,要用恰當的、形象的載體將思想方法融入到知識點的講述過程中,針對不同的題型,教師要采用不同的引導策略。例如在講選擇題時,完全沒有必要利用精準的圖形圖像去解題,畫一個大概的圖形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答案。在解答大題的時候,則要用更加精準的方式去表現。總而言之,為了使做題過程簡潔化,要靈活地運用數形結合的方式方法,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求解,簡化解題過程,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4.直觀性的策略
在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經常設置情景問題,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讓學生在抽象的數學中思考,從而學會如何去應用它解決問題。高中數學教學不能純粹地將數學當成一門學科,同時也要理解它是實現其他學科學習的根基這個要素,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教師更要加強這門課程與其他專業課間的聯系,讓學生切實地體會到數學課程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告訴學生充分地用坐標和圖形來使數學問題形象化,還要想好如何在腦海中將抽象的數字轉變為直觀的圖形,這樣就需要教師把各個數形結合的方式方法融入到課堂設計當中,用多媒體演示結合圖形的變化,還是利用一些幾何畫板的軟件去印證學生的想象,這些都需要教師利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去啟發學生,帶領學生去領悟數形結合當中的奧妙,在教學的過程中切忌生搬硬套,不然容易適得其反。
5.創新性策略
數形結合的教育方法并不是單一的,也不能單純地照搬。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強調,先學習再反思,因為只有這個過程,學生才能夠將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內化。對于學生來說,這樣也更有助于學生去體會、理解與接受。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并自覺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高中數學,講究“自主探索、理論實踐結合”等學習方法,這種思維模式就要求學生對以往的學習慣性革新,充分利用數形結合的解題方法解題之時,也要實現自我探索的突破點。最好的教學,就是在遵循基本理論的基礎之上,實現自主提問,自主研究。這是當下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完成的內容。然而,要讓學生掌握好數形結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幫助學生養成反思的習慣,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需要不斷的實踐和練習,才能夠形成,在學生真正地掌握了數學結合的方法之后,教師也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創新的經驗。
四、結語
在當下我國的高中數學教育中,仍處于一個改革和探索的階段。由于教育學者過于關注理論和方法,導致理論與實踐存在著一定的隔閡。數形結合雖然不一定是最完美的解題方法,但是它在幫助人們轉換思維方式上大有作用。它為高中數學的知識講解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我們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提升自我。
參考文獻:
[1]王昱倩.以形輔數以數帶形——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科教文匯,2016,(05):73-74.
[2]張曉光.分析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J].中國校外教育,2016,(22):103.
[3]劉偉.高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形結合思想的作用探討[J].現代交際,2016,(0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