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瑛
【摘要】在現在小學與社會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和嘗試,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利用現代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因為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學情況的不斷變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素質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我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可以嘗試將體驗式教學引入到課堂中來,通過科學的發揮好體驗式教學的價值,引導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知識,以此為基礎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教育 品德與社會 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3-0176-01
在現代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科學應用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去感受和理解知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會更加的牢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就會更加的令人滿意。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科學地利用好體驗式教學模式,強化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質量,真正的挖掘出學生的潛能。
一、設置生活情景,體驗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知識
知識來源于生活,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因此,在小學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有關生活的小游戲或小情景劇,引領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可以在游戲過程中彼此學習、互動、交流,從而吸收相關的思想品德知識,提高對相關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
例如,在“安全回家”的教學中,教師設計了一個有關“放學回家”的生活情景劇,引導班級學生分角色參與其中:兩名學生扮演“小汽車”,一名學生扮演“壞叔叔”,而其他五名學生本色出演。在情景劇中,五名學生結伴而行,準備回家,其中“小汽車”在馬路上橫沖直撞,五名學生則在一旁準備紅燈過后再過馬路,這時,“壞叔叔”拿出棒棒糖想引誘這五位學生,而這五位學生非常機智地拒絕了。
由此可見,在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設置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體驗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知識,提高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增強學生的體驗效果
21世紀是多媒體的時代,在小學思想品德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設置生活情景的基礎上,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對相關知識展開教學。小學生對色彩較為豐富的事物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投其所好,根據小學生的自身認知與性格特點,將思想品德內容與多媒體相結合,用圖文并茂的PPT或是有趣的教學視頻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與愛好。
例如,在“與誠實相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將知識點轉化為PPT,學生在觀看PPT時,會加深對課本知識的認識。在課堂結束前10分鐘,教師給學生播放有關“誠實”的小短片,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教育學生從小要做一個誠實、言而有信的人。
由此可見,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制作出有特色的教學課件,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與愛好,增強學生體驗思想品德知識的效果,確保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
三、創建生態課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在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構建生態課堂。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結合課本知識,創建生態課堂,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對相關思想品德知識進行體驗與學習。教師也可在戶外設置游戲,帶領學生參與其中,使學生在領略生態環境風采的同時,學習相關的思想品德知識,提高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學習效率。
四、深入教材,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材中有很多的情感體驗素材,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在教材中許多內容都體現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對父母的愛,這些最基本的感情因素都是能夠讓學生感悟頗深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有抓住教學的重點內容,才能夠深入地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與小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例如,在“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單元的學習中,講述的是關于鴉片戰爭以來,為了能夠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中華兒女不斷地進行探索和斗爭,希望能夠使中華民族能夠重新站起來,各界革命人士都在積極地為此做貢獻,有些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在民族大義面前,那些革命英雄表現的大無畏精神感染著每個中國人。
最終新中國的成立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從此中華民族終于站起來了。這樣的教材內容能夠極大地感染學生,學生在了解到中華民族的這段歷史之后,更加了解到現在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革命前輩用自己的鮮血鑄造的,所以會更加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珍惜現在的生活。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也有著一定的影響,這種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學生更加努力地學習,想要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教材中的情感體驗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說深入挖掘教材內容也是體驗式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
五、參與社會實踐,開展體驗式教學
小學生的價值觀以及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是很成熟,思想品德課程是學生了解和認識社會的重要途徑,思想品德課程最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通過教材上的直觀材料,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社會,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去。對小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從小就要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夠使學生在今后走進社會的時候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可以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以此來開展體驗式教學。
六、結語
在小學思想品德體驗式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體驗式教學的優勢,設置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體驗生活中的思想品德知識,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同時,教師也應利用多媒體,結合多媒體資源,增強學生在體驗式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學習效率;并且創建生態課堂,引導學生在生態環境中學習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確保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姜柏艷.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07):131-131.
[2]眭如軍.小學思想品德課體驗式教學初探[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5(04):32-32.
[3]李光宇.淺談小學品德學科體驗式教學模式有效性的研究[J].才智,2013(20):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