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珍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素質教育逐漸變得尤為重要,要求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還要加強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提升。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小學生缺乏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讓小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的去探索感悟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是越來越多一線數學老師亟待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課堂;實踐探索;感悟
引言:
小學數學老師的主要任務除了教書之外還有育人,也就是說老師不僅要傳授小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以及專業的解題技巧和實踐探究能力,還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引導小學生在不斷積極探索中產生自己獨特的感悟。小學生通過在學習中的領悟,會逐漸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積累學習經驗,感受到心靈和生命上的潤澤,進而反思自身的學習方式,追求以悟為徑,潤澤生命的更高境界。
一、“以悟為徑,潤澤生命”的概述
以悟為徑,指的是小學數學老師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讓小學生在不斷思辨、感悟中完善自身的知識框架,逐漸積累學習經驗,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潤澤生命,指的就是,小學生在不斷探索感悟中,逐漸受到數學知識的熏陶,拓寬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感受生命上的潤澤。
二、“以悟為徑,潤澤生命”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知識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要想學好小學數學,需要小學生不斷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索。小學生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突出學習過程重于結果成績的教學觀念。小學生通過學習,會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和數學能力,然后在實踐操作中體現自身的個性化發展。小學生通過實踐學習會產生自身的體悟,進而也就會啟迪學生的思維智慧,充分激發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使他們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
(二)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新課程中明確指出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是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潤悟教學正是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還可以培養小學生數學中嚴謹理性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精神,這些數學素養都是需要在教學中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逐漸養成的。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措施
(一)設置疑問,誘發思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合理的設疑,可以有效的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欲,進而促使他們在學習中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都是有幫助的。并且營造問題情境會充分激發小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思考,感悟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例如:學習“雞兔同籠”這部分內容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大家如果按雞和兔子的頭算很快能看出數量,但是如果單看它們的腳,同學們知道各有多少只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就會積極主動的思考,在提升思維的同時產生數學體驗,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積極影響。
(二)激發興趣,優化過程
充分激發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例如:在學習“圖形平移”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圖形的運動方式,不但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對圖形的平移軌跡產生更直觀的感悟,從而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加強實踐,提升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更多的是老師授課學生記憶練習的過程,沒有重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導致小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學習效率難以提升。加強對小學生的實踐教學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例如:學習“三角形面積”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小學生實踐動手裁剪拼湊,尋找更好的解題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四)溝通互動,培養信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老師跟學生之間缺乏溝通互動,就會導致學生對老師產生陌生畏懼感,即使有問題也不敢請教,嚴重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老師需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對學生的努力成果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注,助學生在學習中樹立信心。例如:在學習“時、分、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能熟練讀出鐘表中時間的同學,給予不同程度的鼓勵和表揚,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悟能力,以及交際表達能力。除此之外,老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還能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而完善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僅要掌握其中的基礎知識,還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需要小學數學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學習水平,讓學生在探索中啟迪智慧,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通過積累學習經驗,豐富自身知識結構,達到以悟為徑,潤澤生命的更高學習境界。
參考文獻:
[1]孟慶陽.以悟為徑,潤澤生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和思考[J].天津教育,2017(5):53-54.
[2]朱蕓.生命化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建構[J].吉林教育,2013(4):111-111.
[3]林大賢.淺析生命化教育視角下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建構[J].學術評論,2013(4):84-86.
[4]丁阿娜.基于生命化教育觀的小學數學生態課堂教學構思[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9(2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