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我國的教學體系中,課堂教學是一種主要的教學模式,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學生會接觸更多的學科。地理這門學科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不是很了解如何去認識它,學習它,加上地理是一門文理兼備的學科,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能力,也需要高效的記憶技巧,老師應該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在此社會背景之下,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高效課堂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之下,許多學校都在積極改變教學模式,以便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學校都希望能夠讓學生全面發展,真正的推動學生的素質教育,讓學生有興趣愛學習。老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一千個孩子可能有一萬種可能,在老師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以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畢竟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才是一個學生能力的體現。高效課堂是許多老師都推崇的一種課堂模式,因此,本文就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展開分析,旨在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學習效率。
1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的原因
1.1學生方面
在初中階段,大部分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因為大環境影響下,地理分數不高,不是主要的學科,而且開卷考試的模式使得很多學生一開始就抱有僥幸心理,覺得很簡單,不需要學習,翻翻書就能找到答案,所以在地理課堂上,學生不重視,利用課上時間去豐富主要學科知識也時有出現,打亂了地理學習的學習氛圍,導致學生不主動參與地理課堂,老師的教學效率比較差,導致地理課堂學習的效率低下。初中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階段,是培養地理思維的最重要時期,如果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地理基礎不堅固,會影響學生的高中甚至大學的地理知識吸取,同時作為一門跟生活實際緊密相聯系的學科,學不好也不利于學生開拓視野,全面發展。
1.2教師方面
許多地理老師對地理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分數限制,自己本身就對自己的地位估計過低,自己都不重視自己,如何讓學生熱愛呢!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很多老師喜歡照本宣科,按照教材安排教學內容,許多老師都只是簡單將書本上的地理知識過一遍,不隨著時代發展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術,同一節課準備一次,數年不變,這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覺得地理學習比較枯燥無味,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是教學的主體,一直講講講,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一直記記記,這種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地理學習的學習效果。
2 初中地理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激發學習興趣
在初中階段,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玩心還在。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動力是興趣,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對外界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地理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才能接觸到的一門學科,如何把握住這種對地理的好奇心至關重要。因此,在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地理課堂的學習,從而有效的提高地理課堂的學習效果。在我看來,在學習地理知識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因此,在初中地理老師開展地理課堂時,要注重將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緊密結合時事大事,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老師講解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入一些生動的實際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了解地理知識。這樣,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舉例來說,講解區域地理時,老師可以通過將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地圖輪廓進行形象的描繪,幫助學生記憶,還可以發動學生本身,如果去過這個國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分享給班級同學,還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小組匯報演出,把學生的心留在地理課堂。
2.2營造學習氛圍
在地理課堂上,學習氛圍非常重要。課堂的學習氛圍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老師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有利于整個課堂活動的開展。學生也有著尤其重要的影響,老師要帶動學生,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舉例來說,在老師講授世界地圖這一章節時,老師可以舉辦一個友誼賽,比賽哪一組學生能夠記下最多的國家地圖,有助于學生主動參與地理課堂的學習。比如講解巴西,可以帶著足球,打扮成球迷的樣子,配上桑巴舞曲,活躍課堂氣氛,營造巴西文化。講解等高線地形圖時,可以讓學生帶杏鮑菇一起動手制作一幅,比干講要效率高的多。
2.3加強學法指導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上,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在構建高效課堂時,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來說,在地理老師上課之前,老師可以提前布置教學內容某一個興趣點,讓學生提前了解本節主要講什么,在課堂教學時,老師可以應用思維導圖的模式,將課堂教學內容直觀的表示出來,給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創造思維導圖,加深印象。此外應該注重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老師要回顧知識,讓學生溫故而知新,新舊知識串聯在一起,形成知識網絡,例如講歐洲西部的氣候就可以對比北美洲的氣候,分析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有較大差別的原因。最后老師應該考察學生使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如果學生掌握地理知識,但是不會使用地理知識,這就違背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初衷,比如在實際生活中如何判斷方向。所以,在地理高效課堂上,老師要重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的來說,生活離不開地理,地理知識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地理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堂,地理考試要認識到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學生要認識到地理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參與地理課堂,提高地理課堂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蔣培松.淺談如何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4):138.
[2]賴小英.淺談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方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2):157.
[3]王志鑫.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01):97.
作者簡介:王佳云(1987-)女,遼寧本溪人,大連市第三十四中學地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