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課是我國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本文從當代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實踐出發,分析和探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鍵詞】心理健康 思想政治 高校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為貴州大學2016年人文社會科學項目課題(青年項目,申請書編號為GDQN2016006)結題文章。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3-0085-01
2017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的問題。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我們要從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實踐出發,從培養高素質、高素養的人才的要求出發,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的教學實踐中,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兩者的有效結合與相互促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是形成大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依據和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大學生心理及品德養成的重要方式和途徑。因此,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補效應,正確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點,正確認識并發揮好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讓當代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結合中全面發展,成長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相結合,促進教學理念更新現代化
理念指導方向,思想決定高度。在新時代、新形勢、新背景下,我們要有機更新教育教學的理念,順應教育改革和時代變化的大潮,促進教學理念的更新和現代化。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入,有利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被忽略的缺陷和問題,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性、科學性,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注重培養學生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基礎上,也要突出強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在當代社會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條件下,大學生處于在學校的學習和與社會的融合的交匯階段,處于身心發展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并且由于當今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樣化,多元文化的交匯以及個體差異性、獨立個性的發展,容易衍生出價值混亂、焦慮、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弱、人際交往障礙、以及其他關系的處理方面的問題,甚至會有輕生、自殺等危險性傾向,可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是十分急切的,并且符合現實需要的,因此,我們也要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促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和現代化。
(二)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相結合,促進教學隊伍建設科學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隊伍的建設中,有很多重合和相似的地方,現階段高校在這兩個方面教學的人員結構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與重合。因此,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有利于優化教學隊伍的建設,使教師隊伍的建設更加科學化、合理化、高效化。高校的學生由于人員眾多、心理問題多發,單純的依靠心理的專職人員無法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因此,在專業隊伍的建設時,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有利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合理性、科學性、專業性,以先進的理論作為武裝,以科學的方法作為指導,以專業的知識作為保證,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展開和發揮其重要作用做好鋪墊,培養和建設先進、專業、科學的教師隊伍。
(三)心理健康與思想政治相結合,促進教學方法豐富創新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鑒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把兩者有效融合,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的多元化、豐富化、創新化,用立體化工作模式促進學生心理素質全面提升。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疏導的方法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特點,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助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針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獨特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把教學實踐與學生的健康成長相結合,更加切合學生的需求利益和個性差異,更加切合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三、總結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大學教育工作的重點,也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要求,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拓展和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研究方向和領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緊密聯系和互促互進。
參考文獻:
[1]駱琴.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丁燕.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3):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