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平
【摘要】在信息技術快速普及的當下,翻轉課堂是連接課上課下的重要教學手段。把翻轉課堂用于信息技術教學,可以調動日益豐富的信息技術教學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實踐信息技術,達到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目標。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 教學應用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434;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153-01
翻轉課堂是實現課上課下有效互動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方式向課前轉移部分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課下自主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在課堂上圍繞教學重難點問題進行集中講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翻轉課堂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1用于課前設計
翻轉課堂課前設計模塊主要用于分析教學內容,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教學目標找出教學的重難點,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必要的學習準備。例如,在《制作一份電子報》教學中,教師可以就電子報的基本要素、設計版面、信息篩選、信息加工處理等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構想,以及對學生掌握的word操作技能情況進行分析,然后圍繞著制作電子報的基本過程,讓學生在課下了解電子報的基本構成要素,提供給學制作電子報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生對制作電子報技能的探究興趣,給學生提供一些豐富的信息素材,以便于輔助學生課下更好開展電子報制作活動。
1.2課堂活動應用
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比一比自己制作的電子報,讓學生在同學們反饋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修改方案,同時引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進行制作技巧的討論。其次,圍繞電子報制作的主題風格、圖文并茂、布局結構與內容豐富性等幾個角度幫助學生確定修改的思路,引導學生在同學們互助中進一步的合理確定電子報的修改方案。第三,教師要在學生課堂自主修改的過程中進行指導,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資料,同時指導學生運用網絡收集信息,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之間互相商討,并且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指導。第四,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最終作品進行點評,進一步通過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借助制作電子報培養學生的互聯網思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和充分利用信息技術。
1.3課后反思模塊
課后反思模塊是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教師更好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有效方法,教師不僅要及時的評價學生的作品,結合學生的作品給出具體的指導意見,而且還要發現學生的共性問題,給學生進一步提出指導性意見。
2.翻轉課堂應用的注意事項
2.1制作優質教學視頻
制作優質的教學視頻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好解決學生自主學習困惑的基礎。首先,教師在制作視頻時不僅要關注教學的內容,而且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狀況,能夠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直觀生動的呈現。其次,教師還要掌握拍攝教學視頻的技巧,注重良好的應用各種視頻制作軟件,提高信息豐富性與生動性,達到借助信息技術來更好的提高視頻制作的效果。
2.2引導學生深入課前學習
翻轉課堂教學不能僅停留在讓學生觀看課前視頻、做課前練習題上,不能僅把翻轉課堂當成學生課前預習活動,教師還要讓學生就課前視頻內容多動腦與多實踐上下功夫,既要在課前教學視頻中給學生提供操作的一般思路,同時還要讓學生根據教學視頻提供的內容進行自主演示,并且引導學生在自媒體進行討論互動,達到促進學生取長補短效果。
2.3課堂教學做到精準引導
學生是翻轉課堂教學活動的主人,只有在課堂上對學生做到精準引導,才能達到升華翻轉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更加深入靈活掌握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的目標。因此,教師要在學生課堂討論環節給予必要的啟發,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逐步的由淺層次問題向深層次問題過渡。教師還要具備良好的啟發與互動指導能力,能夠對學生的困惑進行精準指導,消除學生的困惑,同時又能調動學生自主實踐的積極性,要給學生提供進一步操作與提高的空間,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2.4課后還要總結升華
首先,要進一步深入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學生提出拓展性問題。其次,要展示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引導學生深入的探究與學習相關的問題。第三,給學生搭建討論的平臺,促進學生在自媒體渠道下不斷應用學到技能。
翻轉課堂應當從學生需求出發,在分析教學內容與重難點的基礎上,找出翻轉課堂教學著力點,在課下利用微課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集中討論教學重難點,從而達到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2]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