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春紅
【摘要】我國當前奉行的是素質教育,在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下,我們就必須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展。這不僅是當代教育的基本需要,也是提高我國教育質量的根本目的。在各種新穎教學模式的沖擊下,傳統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學需求。對此我們必須反思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措施。以筆者的見解來看,生活化元素的應用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育質量具有極大的意義。通過生活素材的應用,能夠降低學生的知識學習排斥感,進而提高學生的知識學習興趣,顯然生活素材的應用已經成為發揮小學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對此本文將以此文中心,展開深度的探討。
【關鍵詞】生活素材 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144-01
前言
數學是一門貫穿人類生活始終的學科,對于人類一生都發揮著較大的影響。作為知識吸收的重要階段,小學時期的學生如若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起數學知識學習興趣,必然會對學生的一生造成有益的影響。對此教師必須發揮教學功能的價值,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因此教師應當在平日的教學匯總,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興趣的培養。而生活化教學則可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順利。在數學思維的影響下,養成問題獨立處理能力。課件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生活化教學實踐價值
小學是學生接觸知識,接受教育的重要時期,是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而我們知道,小學階段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因此比較好動活潑,枯燥的課堂顯然對小學生是很難產生足夠吸引力的。因此許多小學生在課堂中,都會因為外在因素的影響出現分心,這對學生的學習是十分不利的。作為學生的領路人,必須發揮學生的引導價值。首先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更加健康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氛圍主要是為了讓課堂對學生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獲取效率。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展開知識授課時,都會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調整教學內容,從而深度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以更好的處理數學知識中的抽象內容,便抽象與具象,從而進一步發揮教學的價值,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興趣。利用這種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1]。
二、生活化教學素材引用的具體措施
許多教師在授課前都會去關注學生自我學習意識,這是因為只有當學生具備積極的學習態度,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主動,更加積極的完成知識的預習、學習及鞏固。這對學生的成績提高是十分有利的。當然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高質量的課堂教學中,得到數學能力的進步,實現數學課堂良好氛圍的構建,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和數學能力。
(一)生活知識與課堂知識相關聯
數學教學時,教師必須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的關聯,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主動完成知識的解答和學習,從而漸漸提升學生的自學水平與自學能力。一般情況下,教師會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狀態和學習階段融入生活化內容,這樣學生將會在更加融洽的學習氛圍中,顯著提升自身學習態度。如在學習減法知識時,教師不妨結合生活實際,如學生在周末時和家長去超市買零食,教師可以將這一案例作為教學切入點,為學生設計學習問題。“媽媽在周末帶我去潮濕買零食,一共帶了200塊錢,買飲料花了52塊錢,買薯片花了35塊錢,買果凍花了22塊錢,買餅干花了34塊錢,請問媽媽還剩多少錢”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將能夠充分動用小腦瓜,在十分真實的生活條件下,意識到生活常識與數學知識的關聯,從而更加主動的解決問題,得出200-52-35-22-34=57元。
(二)生活素材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
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元素有很多,為了能夠鞏固學生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概念,教師不妨平時多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數學常識,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學習四邊形知識時,教師不妨帶領學生尋找生活中可見的四邊形,許多學生都會將家里的包裝盒,甚至是紙巾盒帶到學校,告訴教師家里有很多的四邊形。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可以更好的理解四邊形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以更加真實的視角學習四邊形知識概念,提高學生對四邊形知識的理解。
(三)課堂知識的生活化交流
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可以使用知識來解決問題[2]。如果學生僅僅將知識作為理論而不是實踐,那么知識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對此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也要注重知識的生活化回歸,并以此為檢驗方式,檢查學生的數學知識生活化使用能力。如在學習加法知識時,教師不妨帶領學生來到操場或是公園,在撿起人們亂丟的礦泉水瓶、飲料瓶的過程中,計算每天會有多少廢棄的礦泉水瓶與飲料瓶被人們丟棄。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課堂中的生活化教學背景
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數學知識意識[3]。教師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更具真實性的生活化教學情境,用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如在學習長度單位知識時,教師不妨通過展示給學生不同大小物體的長度測量方法,使學生可以掌握生活化知識學習的方式。之后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回家后用尺子測量家里桌椅的長度和高度。用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生活化知識應用能力,及理論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的數學意識將得到顯著提高。
三、結語
綜上可見,在小學時期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對學生一生都會造成較為明顯的影響。對此我們必須重視該階段的教育質量及教育意義,發揮教育的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及學習熱情。生活元素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排斥感,教師通過生活元素的引用,可以大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發揮數學教育的價值。本文結合了小學素質教育以及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探討和分析了當前我國基礎教育對生活化教學的需求,從中得出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就必須充分意識到生活化教學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和有利價值。希望通過本文的敘述能夠對我國小學教育起到積極的影響,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素質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王丹丹.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合理的小學數學課堂[J].小學生(中旬刊),2018(02):32.
[2]盧德林.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創設高效合理的小學數學課堂[J].小學生(中旬刊),2018(02):56.
[3]王麗芬.精選教學素材創造精彩課堂[J].成才之路,201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