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安
摘要:初中班主任作為初中階段班集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是確保班集體正常活動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者。建立起一支具有著強有力的業務能力的班主任隊伍也是我們所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問題;教育管理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作為一種組織活動過程,其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在初中生階段,班主任如何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好班級管理活動,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營造良好的班風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改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探究相應的解決措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問題分析
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將會導致學生學習成績無法得到提高,導致學生學習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在下文中,主要對現如今初中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做出了相應的分析。
1.1由于學生是青春期存在著叛逆心理
在對初中的班級進行管理時,因為初中學生主要處于青春期,并且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叛逆思想。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青春期的心理也將會伴隨著年齡段變化而出現相應的變化,同時青春期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叛逆行為,導致班級的管理工作出現一定困難。其具體表現對班主任的要求采取一些相反態度,在這個時期,學生會表現出一種獨立欲望,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但是因為自身心智不是很成熟,容易導致出現一些偏激心理,這樣對班主任進行管理時也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初中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特點給與重點考慮,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的不同來采取一些不同的管理措施。
1.2由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因為學生自身學習能力不強導致整體學習水平無法得到提高,并且初中因為學習環境、生活節奏等方面出現了一定的增強,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自身的自覺性也比較差,使其具有著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并且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也會存在部分學生反感學習,如果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將會導致教學目標無法得到實現。
二、教育管理對策
2.1營建良好的“班風”氛圍
初中班主任在接管一個班級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通過各種有效的方法來構建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班級學習活動之中,在學習方面相互促進,共同進步,整體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我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抓好班級“學風”建設的:①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優差實際情況,把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在每個學習小組中都分配有優差生,實行“優生幫助差生,帶動差生共同學習進步”的學習策略。同時,在日常學習之中,實習小組競爭積分制,對取得明顯成績的小組給予獎勵,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優差生共同進步的教學目標。②班主任時刻了解各種時事動態,運用現代教學工具及材料,比如教學光盤、投影儀等,在班級中及時向學生傳播一些對他們學習有幫助的資料、熱點時事,讓學生對外邊的世界有更多了解,開拓他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③深入詳細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特長與心聲,青春期的中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他們有許多迷惘和困惑,但是卻不愿意對他人直接表達,喜歡上網聊天、發信息郵件或者寫日記來表達。所以作為班主任,我認為應該把自己的電話號碼、QQ號、電子郵箱等信息告知學生,讓學生有事時能找到你。我經常讓學生給我打電話、發信息或者進行QQ聊天,把他們對教師、同學、家人,對班級管理、各科學習,對人生態度、社會現象的看法表達出來,傾訴心里的煩悶。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在課余時間多組織學生開展有關各方面的知識競賽等活動,培養、發展那些在各個方面有特長的學生,以此來構建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④充分利用小組評比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評比中把小組得分的成績與小學期評比掛鉤,以衡量組與組之間的總成績。這樣就能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構建和諧共助的班級生活環境
班隊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徑。主題班隊活動的內容除了傳統的節日慶祝,還要結合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多開展一些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活動,如“自由與紀律”、“青春的迷惘”、“礪志勤學”、“理解與尊重”、“談早戀”等。通過這些有針對性的活動,喚起學生對尊重正義的支持,對他人的關愛,對自由與紀律、民主與法制的正確理解,對青春期心理缺陷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道德品質的教育,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汶川大地震后,我利用班會課,進行“感恩”主題討論活動,讓大家聽《感恩的心》等歌曲,講述地震中感人的故事。講著講著,很多學生就流下眼淚了,我就拼命表揚,告訴學生:大家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怎能不熱愛生活,不感激生命,不珍惜正在擁有的一切?之后學生能夠自發地去福利院看望孤殘兒童,所以他們對所有任課教師都很尊重,很多學生改變了以往對家長比較惡劣的態度。是感恩的心靈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天使!在感恩中,他們獲得生活的熱情;在感恩中,他們明白生活的理想;在感恩中,他們立志要回報社會!
2.3積極與家庭、社會配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學生的教育需要學校與社會、家庭的配合,特別是家長的支持。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的敏感時期,自尊心、虛榮心都特強。不愿意向教師、家長告自己的“狀”,揭自己的“短”;也不愿家長把自己在家庭的“丑與惡”告訴教師,怕傷臉面。因此,我除了在學校內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子女、朋友來關愛,還注意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不過一般采取電話、短信、電子郵件、約談等方式個別溝通。而不是動不動就請家長到校,當面批評訓斥學生,傷害學生自尊。班主任還要充分地利用好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和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和采取的教育措施,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和主動支持,努力改變部分家長“管”“卡”“壓”的管理行為方式,真正做到家校相互配合。我們互相溝通,統一認識,以鼓勵為手段,以幫助為目的,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讓孩子們由來自家長、老師、學業的壓力變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全身心輕松起來,激發他們向上學習的自覺性和求知欲,這樣不僅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也使學生樂意接受。
三、結束語
總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任務,初中班主任對學生的有效教育管理策略,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環境,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幫助學生找出自身的優點,以及彌補學業中的不足之處,激勵學生在學習的大道上不斷努力前行,最終成為新時代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李亞橋.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探析[D].新課程(上),2013,122(25)123-23
[2]陳柏霞.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其解決方法學中的應用[D].中華少年,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