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摘要:很多人認為,中職學生是被“淘汰”出來的學生,這些學生離成功很遠,但只要通過正確引導,中職學生也會成為winner,本文從三方面闡述了如何使學生成為一個winner的方法。
關鍵詞:學生;winner;引導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在我們中職學校里很多學生都有其獨特的一面,但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優點,教師也因為學生太多“問題”而忽略了學生身上的優點,作為教師的我們,該如何發掘學生的優點,助其成為winner呢?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發掘學生潛能,助其成為winner
每個人都存在著潛能,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種傾向,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樣的人,就真的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莎士比亞說“那腦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樣,不去打它是不肯出來的。”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成為“打火石”,引導學生把身上的火花打出來。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俄國戲劇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排一場話劇時,女主角因故不能參加演出,出于無奈,他只好讓他的大姐擔任這個角色;可他大姐從未演過主角,自己也缺乏信心,所以排演時演得很糟,這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非常不滿意,他很生氣地說:“這個戲是全戲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屈辱的大姐久久沒有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堅定地說:“排練!”一掃過去的自卑、差澀、拘謹,演得非常自信、真實。斯坦尼期拉夫斯基高興地說:“從今天以后,我們有了一個新的大藝術家。”這位“大姐”,她本來是有表演這種天賦,如果沒有斯坦尼期拉夫斯基的激勵,她可能永遠也不會成為winner。本人班上也有一名像這位“大姐”一樣的女學生,缺乏信心,不敢前進。這位女學生天生一副好嗓子,可是從來不敢在老師同學們面前展露一下,學校舉行校園十大歌手比賽,她在臺下看得津津有味,就是不敢報名參加。本人知道后,在第二年的十大歌手比賽報名時,和她講了以上那位“大姐”的故事,并對她說“校園十大歌手比賽一年才舉行一次,你這次不參加,就沒有機會了,因為你就要參加校外生產體驗,校內的活動你不能回來參加,想不想讓同學們聽聽你的天籟之音,就看你這一次了!”班上的同學也積極鼓勵她,并答應會陪她走到最后。在老師與同學的鼓勵下,這位學生終于克服心理障礙,一路過關斬將,走上了決賽的舞臺。過后,學生對本人說“參加十大歌手比賽,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展現,不管結果如何心情都是非常愉悅的!”從此之后,這位女同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她的身上能感受到她的自信與快樂。詩人葉芝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只需多給一點學生刺激,點燃學生潛能的火氣,引導學生把身上處于休眠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創造出連學生自己也吃驚的成功來,從而成為一名winner。
二、快樂合群是成為winner的先決條件
事實證明,成功的人士都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自己的朋友圈;事實也證明,會交朋友的人成功的機率要比獨來獨往的人要多得多,因此,助學生成為winner的首要條件就是讓學生學會交朋友。在校園里,教師經常會碰到一些“很酷”的學生,這些學生有男有女,他們基本上都是耳朵里塞著耳塞,聽著流行音樂,嘴里嚼著口香糖,穿著也上下不對稱,看見老師們走過故意低下頭或者把頭歪向一邊,與同學們的交往也不熱情,給人一副很“冷”的面孔,獨來獨往。許多教師都知道這類學生也往往深藏不露,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在本人任課的班級,就有一位女學生,人長得很漂亮,基本上是人見人愛那種,但她很高傲,與同學格格不入,本人多次嘗試在課堂上或課余與她交往,她都冷冷的回避,直到有一次,在校門口的桌球檔上遇見她,看著她打得一手好桌球,本人大大的稱贊了她一番并讓她示范教本人幾招,才把她的“嘴巴”打開,其實她也挺善談,只是以前沒有談到她的喜好上而已。后來該女學生對我說“也不是和同學不好聊,只是沒有碰到志同道合的人而已”。后來問她,除了桌球還喜歡什么,她說還喜歡舞蹈。于是本人把她推薦給舞蹈藝術團的老師,在那里她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學,慢慢也不再那么冷了,在校園碰到她與同學三三兩兩走的一起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遇見老師也熱情的問好。到畢業匯演,她成了藝術團表演的領舞者,一個真正的winner。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多,在家里缺乏玩伴,只有在學校才有同齡人,但有些學生去到學校也不習慣與人交往。因此發現學生行為孤僻,對人冷淡,當教師的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里想法,給出正確的交友指引,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多參與集體活動,助學生走出孤獨,走向winner。
三、有良好的人生觀才能成為真正的winner
現在許多家庭生活條件非常好,特別是近些年由于土地拆遷等原因,使許多家庭一夜暴富,也正如此,很多家長對學習文化技能知識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知識改變命運”變成了“金錢改變命運”,很多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態度也變成了能讀就讀,讀不了就算的心理,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學習本是一件辛苦枯燥的事情,沒有家長的約束、正確的指引,學生過得更加的“逍遙自在”,成績自然一落千丈,變得不愛學習,整天上網,慢慢地就由winner 變成成了loser。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是一個家庭有14套房子,自己家庭住了兩套,有12套出租,老師發現小孩逃學后問他原因,小孩說:“我家有那么多房子,每月光租金都花不玩,我爸爸媽媽每天都是玩,讀書有什么用,反正我以后有花不完的錢!”據悉,該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也是不冷不熱的。孩子的世界是一張白紙,畫出什么全靠大人的引導,應該讓孩子從小樹立起上學是為了學習知識技能、知識才是誰也搶不走的財富的意識。要對孩子說,坐享其成的富二代永遠也比不上自己奮斗的普通人。真正為孩子好,應該引導孩子走好人生的必經之路,學會生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沒有正確的人生觀,縱使有再多的錢,也如行尸走肉,人生毫無意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孩子的終生教師,如果父母能夠成為孩子樹立正確人生觀、金錢觀的榜樣,孩子也會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winner。
通過以上三個方法,多點關心學生,鼓勵學生,通過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出身上的優點,就算我們中職的學生不能成為社會的參天大樹,但也能成為有用的小草點綴大地,一樣會為社會做出貢獻,一樣會成為社會的winner。
參考文獻:
[1]郭亮.以素質教育為抓手,加強新時期高校學生會建設[J].科技資訊,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