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方法,闡述了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加強對學生主體的關注度,圍繞學生在高中數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針對實際應用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本次研究,提出了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有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
高效課堂的提出,不僅利于學生有效學習,也是對目前高中教育的新挑戰。高中數學需要從自身的特點出發,從不同維度視角,努力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使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盡可能獲取更多知識點,鞏固基礎,從而實現提高高中數學成績。
1.高中數學課堂常見的問題
高中是人生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對學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高中數學課堂教育則是數學教學的重點,要想取得好的成績,數學課堂短短的45分鐘時間必須要充分利用。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很強的學科,不管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及綜合方面要求都比較高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不注意學生接收程度,將自己的觀點與知識強加于學生,其實是在扼殺學生的學習動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教學模式單一
數學教學內容抽象,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如果僅僅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會使學生有一種高深晦澀難懂的感覺,進而產生排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質量也跟不上,從而也就產生了更多的學生放棄數學,這樣不僅不利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也不利于學生數學水平的快速提升。
1.2忽視學生思維發展
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在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只是指導學生學習數學原理,計算數學習題,卻沒有結合具體的數學問題,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問題思考能力,導致出現了題目只要發生變化,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很多學生能看懂方法的每一步,但是合在一起就看不懂了,學生在看完解答之后沒有把整個解題過程的大框架、大策略提取出來,這一點對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速度也是至關重要的。培養學生不僅要能提取出解題的大策略,而且還需要深入思考這些策略,讓學生自己學會分析解決。
2.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方法
2.1關注學生主體
教學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從學生興趣出發,結合學生各階段的學習特點開展課堂教學。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對學生處于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程度深入了解,通過對其本階段學習和接受知識的習慣方式的有效把握,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活動,進而突破乏味、枯燥、死板的教學模式,實現對學生數學興趣的有效培養。
2.2創造數學使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數學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正如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具有興趣的學生才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通過主動性的學習對數學學習中的興趣進行探尋。理論性強、表述抽象是高中數學的重要特點,這使得傳統教學中教學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方面較難,很多學生也在培養自己的數學興趣時也紛紛以失敗告終。現階段高中數學教師應在新課標的啟示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遠比教師的教導有效的多,如AI、大數據等領域中用到目前正在學習的基礎知識,數學原理及數據模型,拓展學生思維;也可以提取體育比賽中所涉及的數據知識,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簡單而又實用的數學知識,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調動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2.3有效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增加數學課堂教學趣味性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高中數學課堂也要適時的引入多媒體技術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簡化高中數學教師的任務量,把立體幾何和畫圖部分的工作量交給計算機來完成。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軟件,輔助教學活動,通過直觀、有趣的圖像,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數學概念和數學模型,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所以,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可以適當引入現代化教學工具,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和定義,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建立立體式教學結構,是高中數學發展的必然要求。
2.4建立興趣小組
討論數學的班級,我們經常一節課就講一兩道題,經常老師講完一種辦法就會有另一個同學馬上站起來再說一個辦法,然后又會有別的同學站起來說,到最后學生會發現自然而然收獲了很多很多不同的思路,學生自己的想法也能在與別人的切磋中得到更好的發展。還有一點就是不要覺得跟同學講題能夠很輕松融入,從給學生之間彼此講題中收獲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快速掌握知識點,并能夠靈活運用。
2.5教會學生如何獨立思考和總結反思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不但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也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其中獨立思考和總結反思的能力,是老師必須要在數學課堂教會學生的。建設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其目的不只是提高教學效率,也要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總結反思能力重點進行培養,使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數學學習效率。從這個角度來看,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總結反思能力相當關鍵,高中數學老師要將這兩項能力的培養,納入到數學教學計劃之中,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把45分鐘的知識/題目轉化為非常小的記憶單位,這才是高效的課堂。
數學思維包含了發散思維、收斂思維、換元思維、反向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立體思維等二十幾種思維方式。通過學習數學,可以開拓思路,提高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其他學科的學習水平也會得以相應的提高。或許就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比如,在公式推導方面,經常會用到演繹推理、歸納推理。領悟數學思維中的思想,并在具體思想的指導下進行數學思維,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方法。
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了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的方法,對于高中數學課堂建設中,增強對學生的關注,、創造數學使用情境、將現代化教學工具應用于課堂是數學教育工作水平有效而科學的手段,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時間的總體效率,以及方法泛化。希望能夠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建設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張麗華.淺論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數理化學習,2016(06):67-68.
[2]呂成杰.試分析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06):14.
[3]于海濤.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01):23.
作者簡介:馬欣欣,女,黑龍江省訥河市,1983.6.1,畢業于黑龍江東方學院,本科,格爾木市民族中學,高中數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