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云
摘要:幼兒繪本閱讀如今頗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和重視,但現今幼兒早期繪本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繪本挑選編排不當,教學方式固化等問題,文章通過觀察幼兒閱讀,得出的一些解決方式,以期為幼兒的早期閱讀提供更加具體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閱讀;教學方式
繪本,就是“畫出來的書”,幼兒繪本,是以圖畫為主,輔以少量文字的幼兒圖書。近年來,因為其符合幼兒發展的特性,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而備受歡迎。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與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但是,在繪本閱讀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很多的老師不太懂得如何為幼兒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使得幼兒得不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幼兒在繪本閱讀中有目的有選擇的閱讀會對幼兒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一、繪本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早期繪本閱讀教學的對象是3-6的幼兒,而教學過程中最容易產生的問題就是忽視了幼兒的屬性。無論是繪本還是教育教學上,或多或少地泛成人化。
1、繪本問題
(1)題材挑選
如今繪本品種漸趨豐富,在繪本的形式上也有很多的區別,但兒童讀者年齡劃分不細,品質也良莠不齊。作為教師,應該根據自己對幼兒的了解以及幼兒的年齡、性別特點,為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
(2)編排設計
兒童繪本的受眾是兒童,要進一步考慮圖文比例,文字數量,插圖大小,字體、字號、用色、頁數等是否符合兒童的閱讀特點。要根據不同的特點的幼兒進行更多樣、更豐富的顏色和半面設計。
比如最近我在區域活動的閱讀區增添了許多新書,在小朋友都認真選書看書的時候,我就發現朱瀟宇小朋友一會拿了這本書看了一會,過了一會又拿了另外一本書,看了一會又放回去了。看見他這么不專心,我就對瀟宇說:“選一本坐下來慢慢看哦。”瀟宇隨手又拿了一本書,一下子又放回去了,并且對我解釋說:“這本書上面的字那么多,我都看不懂。”后來他選了一本畫面比較鮮艷而且角色特點鮮明的《三只小豬》他高興地坐了下來,一邊看一邊說:“這本書可好看了,老師你看,第三只小豬可聰明啦。”說完便坐下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開心地看起書來。通過和他的交流以及后續的觀察,就可以發現好的繪本,不僅僅需要好的題材,也需要符合幼兒特性的布局和設計,這樣才能提起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盡早進知識的海洋。
2、教師問題
(1)教學模式化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法基本上是模式化的,教師講課本,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導致繪本閱讀教學變成純粹的講故事,限制了幼兒繪本閱讀的自由和想象,不利于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2)大人固有思維
閱讀要由外而內,多想想畫面以外傳達的信息,將其轉化為心智活動。在繪本閱讀的教學中,一方面要放飛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而不是對幼兒進行局限。另一方面,要巧妙運用繪本的特色,引導幼兒去發現內在的精神。
二、教學建議
1、提升幼兒教師的素質,開展有效的繪本閱讀教學
首先,讀懂了解繪本。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繪本中,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對話,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的那種深厚的愛,作家以簡單卻豐富的畫面講述的這一生活哲理,我們要仔細的反復閱讀才會感受到作者幽默話語中溫馨的母愛。這樣才能把自己認為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那部分帶給幼兒一起分享。
其次,教師引導兒童學習帶有圖畫和文字的書籍。一方面不同的繪本采取與之相應的教法,讓幼兒學會欣賞繪本,享受閱讀樂趣。另一方面,不同的幼兒,也要注意他們對繪本的不同關注點。
(1)繪本挑選、激發興趣
首先,挑選出合適幼兒年齡和偏好的繪本。3-6歲的幼兒在繪本選擇,閱讀關注上有他們自己的偏好,教師要在了解熟悉幼兒特性后的基礎上挑選出優秀的繪本作品,再以此設計教學過程。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杰洛姆布魯納認為: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慢慢地,用比較戲劇化的方式來呈現整個作品。如聲情并茂地朗讀繪本,“手舞足蹈”地表現故事情境,能讓幼兒更快地體會到繪本閱讀的這種快樂,對繪本閱讀產生親近之感。或者也可以通過有效的提問進行引導,比如在繪本故事《貪吃蘋果的鼠小弟》中,以簡單的情節來講述故事,構圖清晰。我們先出示封面,讓孩子說說封面上有誰?它想干什么?誰會吃到樹上的蘋果呢?讓孩子猜想后再進行故事講述。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已經給予了幼兒想象的空間,接著讓幼兒感受故事,體會繪本獨特的魅力。
(2)欣賞看圖、創設情境
圖畫在整個作品中承擔著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作用。教師和幼兒對話時問的應該是開放性的問題,放孩子發散思維。比如可以問你發現了什么?最喜歡什么?……然后根據幼兒的現場回答,教師可以從旁進行適當引導:為什么你這么說呢?你怎么發現的呢?……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細節,深入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
(3)互動交流、情感升華
在繪本閱讀中,鼓勵他們互相講述自己對繪本的看法,并對不同觀點進行交流。繪本材料所描繪的一切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見解,這樣可以促進幼兒從相互對比中,多方位認識繪本材料本身。
2、加強家園合作,對繪本教學進行大力宣傳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孩子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慢慢養成。家長融入孩子的閱讀世界,耐心的陪伴他們,讀圖講故事,通過這樣一個互動那個孩子從剛開始接觸到的就是高水準的圖與文,這樣有利于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提高文化藝術素養,理解文學藝術。
繪本的特質決定其教學,讓幼兒與繪本圖書交流,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充實幼兒的內心世界,賦予幼兒多種發展的可能。
參考文獻:
[1]鄭曉紅, 單志華. 以繪本為載體, 促進幼兒發展的實踐研究[J]. 才智, 2010, 31: 235.
[2]王潔. 幼兒繪本閱讀的指導策略之我見[J]. 考試周刊, 2011(45):232-233.
[3]顧超. 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時代教育: 教育教學刊, 2012 (16): 138-138.
[4]戴玉云. 幼兒繪本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52):226-227.
[5]梁舟. 幼兒繪本閱讀指導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 2015(12):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