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梅娟
摘要: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即普通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即專門用途英語。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主要是突出EGP教學,沒有強調ESP教學的重要性。而ESP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時代其重要性已日益顯現。高校的辦學理念應順應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以學生就業為導向,注意英語和職業、專業相結合。筆者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結合我校幼兒英語教育的實踐,就ESP的實用性價值以及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一個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EGP+ESP。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是利于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更具有時代的特征。
關鍵詞:EGP和ESP模式;幼兒英語教育;價值;現狀;實施
從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來看,一般用途英語(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和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成為英語教學和研究的兩大主流。
EGP指學校教授的基本英語知識,它強調學生理解英語的基本語言結構,包括詞匯和語法,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在EGP教學法的訓練下,學生能夠能閱讀一些文學作品,進行簡單的交流,應付普通語言水平測試。EGP的教學模式貫穿了我國整個基礎教育過程。
ESP是根據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其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包括幼兒英語,法律英語、旅游英語等等。它有3個顯著的特征:
(1)需求上滿足特定的學習者;(2)內容上與特定專業和職業相關;(3)詞匯、句法和語篇放在與特定專業、職業相關的活動的語言運用上;
也就是說ESP教學把實用性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中心,提煉出與職業領域相適應的英語應用能力,形成了一個針對性強、以實用能力訓練為中心的教學途徑,其基本特點是“用中學,學中用,學用統一”?;贓SP豐富的內涵、實際運用性的特征以及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它的價值也逐漸在職場中得到體現,被各種單位和企業認可。
由于高校在ESP教學的空白,社會上各樣的“職業英語培訓”機構應營而生,以博思(BULATS—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為代表的職業英語測試,就被各類人士狂熱地追捧,被很多用人單位認可。因為此項測試服務特別為公司和組織機構提供了一種與工作緊密相關的、快速且實用可信的語言測評服務。就我們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而言,更是把ESP的內容及實用性體現的淋淋盡致,對于語法較為簡單,教學形式需要生動活潑的幼兒英語教育而言,ESP教學模式能更好的得以發揮。幼兒英語教育中,豐富實用的英語兒歌、歌曲、故事、戲劇、游戲等都需要用ESP的教學模式體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生動活潑,簡單易懂的英語模仿改編教學內容,讓學生增強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自信和能力。在ESP教學模式下學習過的學生,就業單位都比較滿意。而雙語幼兒教師更是彰顯了幼兒教師的自信和能力。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提出:大學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但目前我國高校絕大多數大學英語教師把四、六級考試作為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指揮棒”,倒置考試和測試的關系,使教學圍著考試轉。后果就是,四、六級考試大綱所要求的內容掌握了,英語考試技巧提高了,但大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讀寫能力、翻譯能力、交際能力等并沒有多大提高。
現行流行的大學英語教材有《二十一世紀》;《大學實用英語教程》;《新視野大學英語》等,這些教材從課文內容、詞匯到課后練習都屬于EGP范疇,我們前面已經提到了EGP在我國已貫穿了12年的基礎教育過程,甚至英語專業所開設的精讀、泛讀、聽力、語法和英語口語課程都沒有突破這一范疇,幾乎是清一色的EGP課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也通過了CET類的考試,實際上我們的學生極度缺乏的是實用性強、對工作很有針對性的ESP知識—ESP在大學英語這塊幾乎是空白,大多數院校都沒開設ESP課程,傳授相應的知識。因此我們是該重新審視我們現階段所用的教材了,審視它的實用價值、審視其內容是否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是否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有幫助。比如我們學校,學前專業是我們的核心專業,一定要緊隨教育部“十五”和“十一五”重點課題“學前雙語教育師資培訓研究”的步伐,選定滿足專業水平的教材進行使用。而我們目前使用的《幼兒英語教學活動指導》就是一本充分發揮ESP教學模式的教材。在本教材的指導下,學前專業的學生在幼兒英語的使用中都比較滿意。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自編、創作簡單的兒童英語歌曲,話劇,并能用英語流利的表現出來,運用于自己的教學活動中。
然而,這只是一個專業。當今的時代更需求復合型、應用型人才,作為高等學府的教育,我們應該審視學科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現階段大學英語課程無論從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用、課時的安排、教師授課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法都應該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作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應該對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反思,改變現階段傳統的、根深蒂固的教學理念,力求一種更切實的與時代同步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讓我們的學生真正能學到對他們自身發展更有用的東西。幫助他們提高就業率。
基于以上的分析,筆者認為我國現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完全可以把通用英語和專業英語合理的結合起來,采用EGP+ESP的教學模式,分階段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把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大學的教學內容和手段作個很好的銜接,第一階段進行通用英語教學,這個階段2個學期來完成 ;第二階段以專業英語中的普通用途商務英語為主要教學內容,用1個學期來完成;第三階段根據不同的專業開設相應專業的專業英語課程,用3個學期來完成該階段的學習。通過分階段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知識和學習方法上順利地過渡,盡快地適應大學的教學。同時也能改變目前我們大學英語教學所面臨的尷尬局面。
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化、國際交流的步伐不斷加快的高科技時代,為順應時代要求,高校必須加強對專業英語教學的重視。總之,大學英語教學必須服務于社會,我們的課程設置、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材的選用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等都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突出語言的應用性和實用性,教學應與某一個方面的專業知識或某一個學科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符合時代發展的新型的教學模式。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指導下,以及大學英語教學工作者們的共同努力下, EGP+ESP教學模式能順利地得以實施和完善,為國家輸送更多既有專業知識又善于英語交流的高級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 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8.
[2]Elfed Roberts ,Philip Bruce ,Huang Zhiying.商務英語溝通[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