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東
【摘要】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地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新課改的《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這就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及其可能性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狀
在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學狀況不容樂觀,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由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應試教育的存在,在小學教學中,還是以書本上的知識傳授為主,還是讓學生在解答數學作業時力求獲得標準的唯一的答案。兒童過早的、過度的被老師按在數學的符號堆里,整天做數學題,但不知數學與生活有什么聯系。因此,在現實中遇到數學問題時不會解決,只是學了一些死知識,阻礙了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可能性
當前小學數學的新教材與以前的教材有著天壤之別,更加注重與生活的聯系,與學生的親身體驗相聯系。
1.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改的要求
從古到今,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密切。我國古代的《九章算術》中就出現了“雞兔同籠”等實際問題。現在,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應用性越來越強。新課標數學實驗教材的練習設計也反映這一特點,其中有許多與現實生活及其它學科密切聯系的習題,如市場營銷、銀行貸款、股票行情、出租車費、統籌運輸、電腦上網等問題。下述的幾個例子就反映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又服務于現實生活的特點,體現數學的應用性。例如,在新課標數學實驗教材第七冊《教育儲蓄》一節,課后設計如下練習:為了使貧困學生能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國家設立了助學金貸款,助學金貸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種,貸款的利率分別為5.85%,5.95%,6.03%,6.21%,貸款利息的50%由政府補貼,某大學一位新生準備貸6年期的款,他預計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還清20000元,他現在至多可貸款多少元?這個例子是現實生活中常見的銀行貸款的問題,體現知識與學生生活、社會生產密切聯系的特點。教學中選用類似的習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有利于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符合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
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一種符號化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的經驗相結合的一種學習過程。兒童頭腦中的數學往往就是生活中的再認,概念從生活實際引入,問題從實際得出,最后再回歸現實。兒童學習數學是不斷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來源于數學知識內部或者來自生活中(數學外部),要創設問題情境。兒童的數學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孩子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思維活動。思維能力的發展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過渡到抽象思維。形象思維有“透視”作用,和抽象思維互補、共振。因而,要加強數學生活化,才能使學生更好的學數學。
例如,一位教師教學人教版一年級第二冊數學“統計”一課,本來“統計”知識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講是很抽象的,但這位教師從小學生生活經驗人手,課始首先設計讓學生統計各種熟悉的幾何圖形的個數,要求一個同學拿圖片,一個同學作紀錄,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記下各種圖形的個數。課中讓學生分四組統計文具盒里各種文具的個數,統計收集來的一個月的天氣情況,每一項統計活動學生都積極地投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統計任務。在這些活動中不僅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培養,而且潛移默化地受到了統計思想的熏陶。經過小組匯報交流,又使得統計中對數據的整理與歸類的思想得到進一步強化。整個統計過程學生好像置身于親切自然的游戲環境中,學得輕松愉快。這樣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使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
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形成合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利用數學思想數學概念來改造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小學數學生活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把課堂教學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起緊密聯系,一直是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通過加強過程性、體驗性目標,以及對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的指導,明確了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且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等等方面都作了詳細地闡述。這些闡述都體現了數學教學要生活化。在數學教學中,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努力地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