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
【摘要】很長一段時間,許多學院和大學在中國單方面強調藝術的功能服務社會和政治事務,存在缺乏創新主題的情況,導致缺乏創新和實用功能差。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加強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創新教育和實踐是必然的趨勢。從高職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闡述了實踐中存在的常見問題的藝術與設計教育在高職院校中,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做好創新教育與實踐高職院校的藝術與設計專業。
【關鍵詞】職業學院;藝術設計教育;創新;實踐
為了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各行各業都需要更多高層次、高素質的藝術設計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設計人才方面應全面發展與協調。與此同時,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也是高職院校應盡的責任。
一、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一)社會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從設計的整個過程中可以看出,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僅需要學習專業的知識以及專業的技能,且還應該擁有溝通、營銷、投資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藝術設計教育在高職院校一定要趕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培養高質量的復合設計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敏銳的審美視覺的設計以及創新的能力。
(二)藝術設計教育自身特點的要求
藝術設計教育屬于一種綜合教育,它離不開創造性的思維以及發展智慧還有豐富的想象力,綜合各種知識和技能。其目的是為了使人們更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藝術設計教育改革創新的需要
培養更多的藝術設計創新人才,需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也是當前高職藝術設計教育革新的需要。為了進一步推動藝術設計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明確培養具有高職特色的人才的目標、藝術設計教育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式。
二、我國高職藝術設計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一)教育理念相對落后
在培養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人才過程中,大多數人對各種新的教育理念、人文理念等認識不足,并且就此沒有加以充分的注重,沒有真正理解教育本質。教育質量被認為屬于一種培訓模式,有的人甚至認為高等職業教育只是標準教育,一技之長不如綜合素質高,缺乏創新學習。
(二)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
無論是教育部門還是學生家長對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校欠缺準確定位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和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類型是不準確的,和學生畢業后的方向是不準確的。
(三)生源素質普遍偏低
目前,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種類繁多。因為我國高職院校招生考試制度依然有所欠缺,高職院校學生的起點以及素質各不相同,而且受招生規模擴大的影響,招生分數線普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人才培養的實施帶來影響,并且成為提高高職美術設計專業教學質量的瓶頸。
三、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藝術設計教育改革方法
(一)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善于運用不同技能的創新人才。學校應該依照社會市場需求以及崗位需求,將專業課程、技能課程、基礎課程能夠有機結合。只有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創新教學計劃與課程體制
從表面上看,教學計劃寫得很簡單,結構基本相同。但實際上,教學計劃的結構、內容規劃與銜接、具體實施等都不容小覷。教學內容和結構需要依靠教學計劃的指導,一個全面而專業的教學計劃可以確保培訓目標明確。可見,教學計劃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作用。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實行生產與學習相結合,學校與企業相結合,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直接渠道。
(三)創新教學方法
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人才的培養,注重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水平的提高,以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學生更注重表現,缺乏創新。在這方面,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提高他們的技能,教育改革已成為當務之急。第一,應該重視創新精神以及發散思維。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思維,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表揚,增強學生的創新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第二,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力。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引導學生去思考,激發他們的潛能。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許多高職院校在中國單方面強調藝術的功能服務社會以及政治事務,存在缺乏創新的主題的情況,導致缺乏創新和實用功能差。因此要想培養更多具有創造性的藝術設計人才,教師則需要不斷探索和總結。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藝術設計教育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將會在今后的發展中走得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