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摘 要:當今時代社會上的科學技術正在日新月異,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高校教學形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許多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全面發展,不斷地探索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體育作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一項重要課程,在素質教育中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伴隨著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大學體育的教學模式更加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社會對大學體育的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顯然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這樣的發展趨勢。因而,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等,就核心素養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路徑,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旨為今后大學體育教育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健美操項目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 職業素養 影響機制 職業色彩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106-02
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適應社會發展和自我發展的必要的能力和品質。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學科教學有著緊密的聯系。近年來,隨著社會大學生就業市場對高技術、高素質人才的不斷需要,大學實施體育教學的目標,不能只是停留在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當中,要積極提高對大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力度。當前,我國已有不少院校也都開始加大了對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力度。這樣的發展背景下,在大學生體育教學改革當中,我們要準確地把握大學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特點,積極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才能進一步去深化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科技人才。
1 核心素養的定義和定位
1.1 核心素養的定義
根據其功能來講,學生核心素養需以教育課程為基本依據,以具體學科為主要內容,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從而更好地完善和發展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全面教育和培養,以使其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任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解決教學問題時,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讓學生的身心朝著當前社會的需求和教育教學的發展規律發展。根據其目的來講,學生的核心素養包含了學生的學科知識、實踐操作能力以及對于學習和生活的態度等,所以發展核心素養的根本目的就是有效地引導學生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生存能力,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1.2 核心素養的定位
第一,學校應該要求老師有效地落實和貫徹國家提出的教學方案,并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教育部提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有效地貫徹和落實教育課程深化改革的理念,充分地明確教學系統的目標,以方便對核心素養進行準確的定位。第二,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和發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評價任課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可以把它作為我國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依據。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實際的受教育和學習過程中所收獲的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和素質,因此核心素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為我國教學質量和教育模式改革的評判標準。
2 核心素養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
在我國的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大學體育教學有著不可或缺的位置,同時也是培養大學生核心素養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而為了更好地使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學校體育教學的一部分,在體育教學中更好地體現核心素養的培養,應做到以下幾點。
2.1 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育認知
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達到變更與革新,更新觀念、提高大學生對體育鍛煉認知是尤為重要的。大學體育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因而在大學體育教學中,不僅要教授大學生進行鍛煉的方法,而且要提高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覺悟性,要讓大學真正意識到堅持鍛煉的益處,從而更好地讓在大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擁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大學生才會有足夠的積極性和動力去學習并掌握。因而在大學體育教學的課堂上,老師應該通過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結合的方式提高大學生的體育興趣,要讓大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去主動學習相應的體育知識并且能夠很好地掌握,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大學生頑強意志的培養,打破傳統的以掌握運動技術為體育教學目的的理念,在教學中更好地提高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自覺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出對國家有貢獻的棟梁之才。
2.2 聯系教學實際,改革教學方法
大學的體育教學應該以大學生為中心,精選教材,安排大學生感興趣且有鍛煉價值的教學內容,尤其是關于大學生運動保健、身體評定、體育衛生以及運動處方等一些體育理論基礎知識的教學,著重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提高身體素質的運動技巧,使其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質和運動能力。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著重培養學生自信心、勇敢頑強以及團結合作等心理素質,切實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不僅使大學生掌握體育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能培養他們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體育活動的健身實踐能力。總而言之,在大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要給予大學生充分選擇的余地,鼓勵大學生大膽地思考,勇敢地實踐,以此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生存的能力,并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發展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提高大學體育的教學質量。
2.3 加大教學投資,加強師資隊伍
在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教師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通過教師才能使體育教學實施于課堂。因此,具有高素質、強業務能力的師資隊伍是大學體育教學中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強有力保證。在體育教學中,老師不僅要知道應該教授大學生什么知識,更要明白如何通過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來使學生更輕松地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從而更好地發展大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應該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設計,要學會合理地利用現有的資源。在教學實施的整個過程中,要給學生營造良好地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揮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啟發、相互討論的方式讓大學生在獨立思考和探索的環境中掌握知識,提高大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老師應該注重與大學生之間關系的培養,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使體育教學真正地體現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3 結語
通過對核心素養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路徑進行探究可以發現,在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時,我們應該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最基本的出發點,發展學生在運動方面的認知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從真正意義上,去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愛好,從而使大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并將體育運動作為持之不懈的一項活動,使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國家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徐明偉.解決大學生網癮的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6):144-147.
[2] 周元兵.高校體育教改對終身體育的影響研究[J].運動,2017(5):86-87.
[3] 吳陽.高校體育社團的文化載體價值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113-114.
[4] 陳紅梅.傳統武德傳承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價值[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37(3):132-135.
[5] 王燕妮.人性關懷視域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考[J].運動,2017(3):91-92.
[6] 張海平.解析大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優勢與措施[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22(3):6-7.
[7] 曉梅.基于快樂體育教學需求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8):7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