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生政
摘 要:目前,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十足乏味枯燥的學習過程,初中學生似乎已經漸漸的認識不到學習初中數學其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逐漸的產生了厭學的心理。而同樣對于初中教師們的數學教學來講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教師或是將教學僵硬化,或是過于將數學教學偏離主題,過于理想化。而在教學中忽視了真正應該重視的是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對于每一個初中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后學習中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 探究式教學 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4-0-01
引言
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將會是初中教學的一場革命式運動,是一種創設出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熱烈的情緒、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將自身的能力與學習聯系起來,注重學生的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的拓展和思維的構建,讓教師對于學生的教學不僅僅是教學,而是在塑造學生的自身能力,提高學生在未來社會生存所需要具備的能力和智慧。
一、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意含義和重點
1.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含義
數學是一門具有最基本的自然學科,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可以通過數學的數字符號來表達,比如:物理、天文、化學。而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是具有數學這一門學科的基本特征,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滲透教學不僅僅在于傳統課堂的數學教學,更重要的在于塑造學生的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力。現如今,時間已經走到了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后半程,社會的不斷地進步促使學生不僅僅是要學會學習,而是要學會提高自己的探究式教學,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社會在不斷更新換代的發展中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
2.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的重點
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的特征是有很多種,初中數學的教學課程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各種形形色色的要求,不僅如此,同時還提出六個數學探究式教學,六個探究式教學的重點分別是抽象、推理、建模、運算、想象、分析等六個重要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去滲透提出來的這六個探究式教學的重點,讓初中生們把學習數學和提高相應方面的能力相結合起來。這些都是我們探究式教學教學在初中教學的重點。六個探究式教學要求學生具有的能力分別是;抽象能力需要學生具有對不同事情能抽象的聯系和拓展;推理能力則需要學生能夠進行邏輯推理與獨立思考所遇到的問題;建模能力需要學生具有建模的思維和不斷跟進時代的方式;運算能力需要學生有著良好的基本運算能力和轉換運算能力;想象能力需要學生在類似于幾何問題中有良好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需要學生具有從獲取的數據和理論知識收集所需要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進一步分析理解的能力。
3.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的重要性
抽象、推理、建模、運算、想象、分析等六個探究式教學的重點對于初中生需要的能力有各式各樣的要求。主要體現實生活和問題、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思維轉換以及語言表達、與他人交流與合作這四個大方面。這些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同時在學生今后的生活也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抽象能力和建模能力考驗的是學生對于問題的構建和思考理解能力,對問題有總結和表達的能力;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考驗學生面對問題是獨立思考和交流討論的能力,不斷發散自己的思維和不斷聯系其他問題的能力;運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考驗學生從已經獲得的數據中,通過自己的分析和運算能力,提取其中有利的信息,在解決問題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方法
1.改變初中數學教學傳統課堂的形式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初中的數學課程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講十分枯燥乏味,很多學生學習起來很困難,即使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得不到相應的提高,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在初中數學教學進行數學探究式教學的滲透,第一點要做的就是改變初中數學教學傳統課堂的形式。在如今的初中教學課堂上,初中數學老師一般都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即老師一直都是主動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的理解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基本上沒有,這樣的傳統課堂的形式在滲透數學探究式教學中起到消極的作用。 所以初中課堂要改變這種傳統的課堂模式,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角色之間的轉換,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輔助學生,這樣的新型模式才能更好的進行數學探究式教學的滲透式教學。
2.探究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舉例運用——數形結合
2.1數為主,形為輔,培養學生殊途同歸的思維能力
數學對一個知識點的考察,有多種形式,但其題目的本質都是一樣的。要培養學生的,就是透過題目看本質的解析能力。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師來講,在數形結合的題目中,數為主,形為輔,培養學生殊途同歸的思維能力。同時再給學生練習鞏固。通過習題引導學生探索發現知識點的不同考察架構,總結出不同考察方式的不同解題途徑,感悟數形結合之間深層次的聯系。
2.2數為輔,形為主,考驗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思維靈活性
數形結合的實質是將數字符號和圖形有機的結合,反映條件和結論的必然本質聯系。進行數形結合的訓練,通常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先找出常規解法,然后進行發散性的思考,以探求不同的思路;另一種是擺出條件和問題后,不找常規解法而直接進行發散。前者屬于“同中求異”,后者屬于“異中求同”。因為這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在發展思維的前提下以“數為輔,形為主”,考驗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思維靈活性。
三、結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往往出現這樣一種情況,許多學生做習題只會機械模仿,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結合例如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更好的讓學生在初中探究式教學中收益無窮,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現在的生活已經日新月異,很多事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處在一個快節奏中,初中探究式教學數學已經逐步逐步的在全國各地開展開來,并且也已經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們的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堅決貫徹“科學的學,藝術的教”的教學理念,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更好更系統化的學習此類的文化知識。
參考文獻
[1]李世春.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J]. 科技創新導報, 2015(16):171-172.
[2]吳小瑤.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J]. 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 2015, 22(18):5-6.
[3]閆俊. 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變式訓練[J]. 讀與寫:上,下旬, 2015, 22(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