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萍

摘 要: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錯誤,教師要善于對錯題進行剖析,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在利用學生的錯題資源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前設定錯題,正確對待課中生成的錯題,有效應對作業中的錯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錯題資源;利用;設定錯題;課中錯題;作業錯題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4-0019-01
數學練習的主要作用是鞏固學習效果,在進行數學練習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要做的就是避免學生再犯類似的錯誤。教師必須對學生保持耐心,包容學生所犯的錯誤,并幫助其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并與學生一起對錯題進行剖析,深化學生的認識,使學生避免再犯類似錯誤,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一、在課前設定錯題
課堂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還能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據此調整課堂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與高效性。因此,錯題不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污點”,而是一種非常寶貴的教學資源。通過錯題,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及時進行反思,有針對性地進行糾正,最終獲得更大的進步。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使其獲得更大的進步,教師必須做好課前準備,了解教材知識的重難點,并將重難點內容設置為是非題,也就是常說的判斷對錯題,通過讓學生判斷對錯實現教學目標,從而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學習“倒數的認識”這一內容時,由于學生的判斷能力相對較差,且對倒數具體概念的認識較為模糊,所以學習效果不佳。對此,教師講解完相關知識后,可以出幾道判斷題讓學生進行辨析:1)如兩個數的得數均為1,那么兩個數就互為倒數;2)由于 ■×■ =1,因此 ■與■互為倒數;3)假分數的倒數一定小于1。學生A:我認為第一題是正確的,比如■與■的乘積為1,所以兩者互為倒數。學生B:我認為第一題是錯誤的,書上明明說只有兩者的乘積等于1,兩者才互為倒數。學生A:我還是堅持之前的答案,因為得數也包括兩者相乘的得數。學生C:我與B的意見一致,兩個數的乘積等于1時,兩者才能互為倒數,兩數相加或者兩數相減所得的數等于1,不能算作互為倒數。比如■+■=1,兩者肯定不是互為倒數。學生A:如果這樣說的話,那第一題和第二題都是錯誤的,因為■×■ =1,所以■與■ 互為倒數,而不能孤立地說■是倒數, ■是倒數。學生D:第三題是正確的,就像■ 、■的倒數是■ 、■,■與■都比1要小。學生E:我認為第三題是錯誤的,就像■ 、■、■ 的倒數仍然是它們本身,沒有變化,此時以上幾個數字的倒數都等于1,而不是小于1。教師點評:這三道是非題所包含的知識點均是學生容易混淆的知識點,學生通過分析、討論這幾道典型題,可以深化對該知識點的認知,并及時認識和糾正自己的錯誤。
二、正確對待課中生成的錯題
學生們的理解能力與反應能力有所不同,學習側重點也有所差異,容易在課堂學習中出現“不可預知的錯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聽到不同的聲音時,不能即刻指出學生是錯誤的,而是要進行合理的疏導,讓學生先針對錯誤進行討論,如這個說法為什么是錯誤的,具體錯在哪里。待學生討論結束后,教師再循循善誘,指出究竟錯在何處,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識。例如,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教師可設計這樣一道題:5.5÷2.5=?學生在解答這道題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解題方式:1)55÷250=0.22,2)5.5÷25=0.22,3)55÷25=2.2。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快算出正確答案,但也有部分學生出現錯誤,主要是由于其沒有想到商不變的情況,所以將所有的小數都化作整數再解題。對此,教師可讓學生深入探究,及時發現錯誤、糾正錯誤,并消化錯誤,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有效應對作業中的錯題
學生在寫作業過程中總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錯誤,可能是因為知識不足,也有可能是因為粗心,但無論哪一種錯誤,教師都必須讓學生從錯誤中受益,以避免再犯。比如下面兩道錯題:1)24×5=100,2)■+■×38=38。教師點評:學生之所以出現錯誤,主要是受某些信息干擾,當學生再見到類似題目時,原有的錯誤信息便被激活,從而促使思維發生錯誤。如1)主要是受25×4=100的干擾,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出現疏忽大意,沒有看清楚題目便寫下答案;2)主要是受到■+■=1的干擾,學生沒有想到這道題應當先做乘法再做加法,從而出現錯誤。
四、結束語
總之,人在生活中會犯錯,在學習中也會犯錯,但犯錯不要緊,最重要的是知錯能改,在改變中尋求進步。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為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階段,因此學生在做數學練習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時,教師必須保持耐心,并對錯題進行剖析,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避免學生再犯類似的錯誤。在處理學生錯題的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前設定錯題,正確對待課中生成的錯題,有效應對作業中的錯題。
參考文獻:
[1]吳剛.有效引導 變錯為寶——淺談小學數學錯題的自主管理與有效利用[J].理科考試研究,2016(06).
[2]胡航.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錯題管理策略的干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