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玉婷
摘要: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掌握好這門藝術。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教師同樣的要注意對于自身教學方法的調整,用更為巧妙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的學習可以更加高效。初中物理是教育部規(guī)定的一門必修課,但是有的學生對于這門學科卻提不起來興趣,認為理科的學習太復雜、枯燥,成天就是研究那幾個基本的公式,其實,這樣的想法一定是錯誤的,初中物理學科本身有著極大的趣味性,我們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學生意識到初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感受到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更加高效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實際;高效教學;興趣教學
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切忌還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上,學生很難去思考聯想,物理課的學習只是教師拿著課本在重復的、機械式的教學,甚至有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甚至只是單純的去追求學生的成績,不注重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我們新課標要求的大不相同,在初中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做好調整,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這一點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其實,物理學科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和我們日常的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我們作為初中的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教學的過程中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才可以學的更好。本文就初中物理生活教學做出幾點討論。
一、結合生活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物理世界上是物理學科的基礎教學,其實,很多的物理知識同我們的日常生活分不開關系,尤其是初中物理的的教學,部分學生對于物理學科不感興趣,覺得這門學科太過于無聊,這樣的思想的學生物理學科要想提高是很困難的,做為教師,我們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聯系好學生的實際,進而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主動的、更好的去學習,結合生活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聯系到生活,把知識和生活結合,這樣學生可以對于這門學科產生更高的興趣。
例如,我在教學《聲音傳播的介質》這章內容的時候,我就告訴學生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思考,比如我們在游泳的過程中可以在水下聽到聲音,因為水也是聲音的傳播介質,我們小的時候玩過的自制的“電話”,其實也是利用了固體是聲音傳播的介質的特點,讓學生聯系到自己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對于物理學科會產生更大的興趣,果然,在我的引導下,學生把知識和實際相結合,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大大上升,學生對于物理產生了興趣,自然就會自己主動的去學,這樣一來,成績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創(chuàng)造好的教學環(huán)境
我們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做好聯想就必須做好指導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說,聯系生活教學是十分高效的學習方法,我們教師要貫徹,就必須去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時刻都會自己去注意聯系生活實際,一個好的教學環(huán)境下,我們的教學任務才可以更好的開展。
例如,我在教學《杠桿原理》的時候,我就告訴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生活去思考,為什么用小小的千斤頂可以輕松的頂起那么重的車子,菜場小販用的桿秤等等,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注意對于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形成后,學生遇到問題都可以去主動的聯系生活實際,學習效率自然也會提高。
三、在物理習題中創(chuàng)造生活情景
其實,許多學生對于物理學科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尤其是碰到相關的物理習題的時候,學生面對一大堆的物理條件、信息都會感到頭疼,其實,我們教師在出題的時候就可以把相關的物理習題中的物理條件和我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物理習題上創(chuàng)建相關的和我們生活有關的知識,這樣,學生在接觸到習題的時候最起碼不會產生相關的恐懼心理,把生活情景放到物理習題當中去,學生也會在練習的時候產生一個較為輕松的心理,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比較大的幫助。
例如,我在教學《功能關系》的時候出相關的習題,我會把相關汽車行駛中的一些情景帶入習題中去,要學生思考為什么上坡的時候用底檔,為什么下坡的時候反而用高檔,學生對于這樣貼近生活的例子更感興趣,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更加的主動,這樣學生物理成績的提高也是自然的事情了,在物理學科的教學中,無論是講解知識還是習題的練習,我們教師都可以把其和我們的生活情景聯系起來,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
結語:
初中的學生剛剛接觸到物理學科的教學,不適應也是難免的事情,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必不可分的練習,所以我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尤其注意,要想學生可以高效的學習,我們就必須把教學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練習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主動的去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從而克服對于物理學科的恐懼、厭惡心理,去主動的提高自己的物理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林媛.淺談新課程標準下初中物理分層數學[1].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2).
[2]黃麗華初中物理教學對策淺析[1].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6).
(作者單位: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夏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