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茂
【關鍵詞】 化學教學;任務驅動法;理解;目標;重點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1—0068—01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實現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成為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的重要問題。其中,在中職化學教學分析環節,化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必須緊扣教學目標,在對教學任務巧妙設計的基礎上,實現化學教學環節重難點的有效突破。實現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與中職化學教學的有機統一,需要變革傳統教學理念。通過轉變解決問題的方式,采用多維的、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實現學生化學學習狀態的最佳。同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共有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實現教學難點的有效突破。此外,在教學實踐環節,通過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習任務、正視教學難點,實現中職化學教學問題的有效解決,最終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學習效率的顯著提高。
一、正確理解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是指在實施教學活動中, 將教學目標轉化為教學任務,同時實現教學內容向具體問題的轉化。其轉化過程的完成,能夠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帶著學習任務去探索化學知識。此外,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采用,需要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開展密切的互動,在互動環節進一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采用,需要實現真實情境對學生學習行為的驅使,在這一環節學生通過探究完成任務的具體方法以及問題解決的具體步驟,在自主學習與協作發展的環境要求中,開展積極的理論討論。從而促進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以及技能、情感和價值觀的綜合發展。
二、緊扣目標基礎上實現任務設計的合理化
中職化學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在教學內容、課程目標,以及教學價值目標出發作出綜合的考量。 從中職化學教學的知識系統出發,基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之上,實現后續新知識學習的有效性。其中,必須處理好對教學重難點問題的有效突破。從化學學科的教學系統出發,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采用一方面需要嚴格落實具體的教學內容,同時 通過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實現對學生積極情感體驗的充分調動,從而促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欲望,最終實現教學設計的順利開展以及教學價值的目標實現。在中職化學教學環節,需要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該環節教師必須開展對教學任務設置的必要性研究,其中關于設計怎樣的任務、如何分解任務,以及如何圍繞任務展開活動。通過對具體教學任務的設計,實現學生求知欲激發的最大化,最終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例如,在學習離子反應及離子方程式內容時,必須將課堂的學習目標即什么是離子反應、什么是離子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含義等有著清晰的掌握,其中通過設置任務開展教學活動是其重要的方法。首先,必須明確AgNO3溶液與NaCl 溶液之間的反應方程式;其次將化學方程式中強電解質寫成離子形式,并將方程式兩邊實際沒有參加反應的離子刪除;最后,通過對AgNO3溶液和HCl 溶液之間存在的化學方程式以及離子方程式進行規律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得出化學反應的實質。
三、把握重點的基礎上呈現教學任務
在中職化學教學環節中,需要準確把握化學知識體系。其中,關于教學難點的突破,要實現問題引申的合理化。中職化學教學課程目標的設置以及教學目標的設計,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初中生學習興趣的最大化以及知識體系建構的合理化。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創設一種真實的學習情境,同時通過對一系列問題的合理引申,引導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對具體問題探索的深入化。其中,任務驅動教學法與中職化學教學的有機融合,能夠實現對學生已有認知結構的突破,在重新定位平衡狀態的基礎上,實現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的有效激發。此外,通過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生能夠在任務解決中加強對學科基礎知識的掌握、對基本技能的應用、對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方法的理解。最終,能夠有效提高課堂利用率,同時還能進一步提高課堂學習的質量以及效率。
在中職化學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完成任務的方式實現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有效性。同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表現出了較強的優勢。為此,在新型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環節,要充分體現任務驅動式教學的直觀性,在開展“任務”設計環節,確保其具體實施的有序性、遞進性及高效性,最終實現中職學生知識目標的實現以及能力目標的最優化,并促使教學目標的實現。總之,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新形勢下學習化學的主要方法,可以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思維,不僅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這正是新形勢下化學教學的主要目標。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