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萍
【關鍵詞】 歷史教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究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1—0122—01
隨著教育方式的多樣化以及教育科技手段的豐富化,教學模式也在悄然地發生著各種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學模式必須就此做出一些改變,“翻轉課堂”應運而生。
“翻轉課堂”是把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的一種教學形態,即將原來課堂上的知識傳授通過制作教學微視頻翻轉為課前的顯性知識來學習,而在翻轉后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同伴互助、合作學習等方式進行知識內化與融合、能力建構與拓展,完成隱性知識的挖掘與思維能力的提升等學習任務,教師則通過師生互動發現并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指導,實現輔助化教學,實現以學生為主,力求學習效果的最大化。
一、 課前學習模塊設計
及時做好學情的調查,制作課堂教學微視頻,“翻轉課堂”所憑借的微視頻是切入教學的關鍵。“翻轉課堂”中,視頻是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對象。既然是用于自學,視頻的內容就側重于基礎,因為一方面基礎的東西在學生的自學能力范圍內,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依據“翻轉課堂”的流程,學生課前觀看視頻是為課堂進行深入探究作準備。鑒于此,在制作高中歷史微課視頻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的特點,從典型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出發,關注歷史重大變革,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切入點,這是制作小視頻的重要依據。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度更高的視頻,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學科不需要呈現形成過程,為更好地適應歷史教學,事先應盡可能多地搜集目前教師常用的視頻表現形式,邊制作邊修改、創新,再將這些新的形式補充進去,運用的時候便可以有針對性地挑選,從而簡化形式的思考過程。
二、課堂學習模塊設計
“翻轉課堂”的核心之一是在課前預習最大化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時間的延長實現學習效果的最大化。“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主要用來解決微課學習問題和開展深入探究活動,實踐證明這種形式既科學又合理,學生從中獲得了豐碩的學習成果。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的活動學習應當適時投放學習視頻,并且在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前提下,靈活采取諸如獨立探究、小組協作等方式開展生生合作,或個別采取“迷你型”講授、一對一指導等方式進行師生互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對所學知識的內化,然后在展示環節中接受大家的質疑,如有不好掌握的還可以繼續探究,進而將學習推向新的高度。
三、課后學習模塊設計
課后學習要豐富訓練內容及形式,課后訓練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復習小視頻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歷史常識、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反思等內容,都需要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復習鞏固,并通過回顧與思考形成嶄新的學習認知。教師要注意改變復習視頻的學習形式,利用多種實踐活動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學習感知和體驗的機會,以幫助學生構建歷史學習認知體系。
課后學習要加強延伸訓練的設計,課后復習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要通過布置課后訓練任務或訓練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復習訓練。翻轉課堂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重要平臺,在課后復習環節學生可以繼續觀看視頻,對照課堂學習找差距,提升復習效益。
四、關于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思考
1.優勢。首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來構造全新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使學生認為學習歷史是一種有趣的事情。其次,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傳統的歷史課堂傳授的知識過于枯燥抽象,往往讓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學生就只能利用自身的想象能力去理解知識,教師很難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而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大的學習平臺,并在此基礎上,鍛煉自身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交流溝通的能力。
2.不足之處。首先,翻轉課堂在實施過程中師生認可程度還不高,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實施時間并不長,還處于摸索的階段,很多的教師和家長對翻轉課堂還是存在一定的偏見,學生也對這種教學模式持不太接受的態度。而且許多學生家長都持有傳統的觀點,認為網絡上的知識過于復雜多變,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另外,部分歷史教師對于制作視頻并沒有什么經驗,不僅花費的時間長,而且也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目標,效果也不明顯。其次,學生對于翻轉課堂還不夠適應。很多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并不濃厚,缺乏對自身的約束,導致很多學生認為此種教學模式過于費時費力。同時,很多學生在進行視頻學習的時候,對于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缺乏正確的認識,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將翻轉課堂當作一種娛樂的方式,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過低。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