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英
【摘要】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造口語訓練良好氛圍,培養學生口語訓練的濃厚興趣,采用靈活多樣的口語訓練
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漢語文課教學;轉變觀念;有效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漢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 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口語訓練水平,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須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創造口語訓練的良好氛圍
現代教育思想要求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學生也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尊嚴的人,而課堂教學又是師生交流的場所,同樣需要人情、友情、親情的溫暖。“親其師,心其道”,如果師生情感交融、氣氛和諧,進而產生情感共鳴,肯定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挖掘學生智慧的潛能,使學生的認識活動暢通無阻。
為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沒有平等就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每一個學生,要和學生交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一定要杜絕隨意喝斥、挖苦、諷刺學生的行為,更不能打罵學生。
其次,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著智力發展上的差異,非智力因素上的差異和個性特長上的差異。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做到因材施教。
再次,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牢固樹立教師的“教”,處處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育思想。教師要轉變社會角色,要當好學生學習的服務員,想方設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并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的引導工作。
二、培養學生口語訓練的興趣
(一)讓學生認識到口語訓練的意義和作用
不是講大道理,而是體會訓練內容。經常給學生講一些身邊出現的正反兩方面的交際語言的實例和古今中外的奇思妙語,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逐漸認識到學習、生活、工作與交往中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進而調動學生參與口語訓練的興趣。如訓練說話要注意停頓時,舉個例子:
周總理與國民黨政府代表辯論。對方理屈詞窮,惱羞成怒地說:“簡直是對牛彈琴!”周總理巧妙地應對道:“對!牛彈琴!”周總理巧妙地利用停頓,有力地回擊了敵人。
(二)多鼓勵與表揚,提高興趣
教師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遇,然后鼓勵學生。如:說得真好!說得真妙!讓學生享受成功的歡樂,從而樹立信心,提高參與口語訓練的興趣。
(三)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刺激興趣
利用小學生好動、好表現的心理特征,引進競爭機制,開展各種活動,給學生創造競爭表現的機會,是刺激學生口語訓練興趣的好方法。如介紹我的家、讀書匯報會、講故事、一分鐘新聞,等等。實踐活動都是融娛樂性、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愉快學習”的好方法。
三、加強口語訓練的基本功
(一)以朗讀促進口語訓練
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為準確、流暢、自然、 生動地說話打下基礎,而說話是朗讀技巧在生活中的運用。朗讀訓練,有利于引導學生做合乎邏輯的思維活動。對朝鮮族小學生來說,尤其要注意普通話的訓練,一定要在讀準字音、讀懂詞義、理解句意上下功夫。為此,教師要做好示范朗讀,或經常放一放專家的朗讀錄音帶,讓學生在模仿中提高朗讀水平。
(二)以積累升華口語訓練
“知識在于積累”,教師要通過語言教學和一切活動機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做好積累。要積累正確的是非觀,提高學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惡丑的水平;要積累觀察事物的方法,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要積累詞匯,積累成語、格言警句(一天背一句);要積累常用句式,如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句、把字句、被字句、否定之否定句、各種復句等。
四、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口語訓練的水平
培養小學生的說話能力,要講究訓練形式和方法。如果方法單一,學生就會感到單調、厭煩,如果不限年級的差異,要求過高或過低,學生就會望而生畏或感到沒意思。因此,小學生的語言訓練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力求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方法科學。還要根據各年級的學識水平,做到難易適度。只有這樣,才能引起他們說話的情趣,培養他們的說話。
1.模仿說。此法適用于低年級,根據小學生模仿能力強的特點,結合閱讀教學和生活實際,教師設計一組意思基本相同,但語氣不同的句子。先由教師示范說,再讓學生模仿著說。
2.看后說,包括看圖說話、觀察實物說、觀察某種生活情景后描繪說。前兩種適合于低年級,后一種多用于高年級。
3.聽后說。如聽故事后,讓學生復述故事情節。
4.讀后說。如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然后自己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此法多用于中高年級。
5.用詞造句。中高年級要求做到一詞多句,既能擴句,又能變化句式。如用“光榮”造句,可以造成“勞動光榮”“勞動能創造財富,是很光榮的事情”“光榮屬于創造財富的勞動人民”。
6.模擬對話。教師圍繞文明禮儀守則出行、交通安全法規等內容,編些對話內容,分小組讓學生練習對話,再找代表在全班上對話,最后師生共同點評。也可就某一個專題,組織學生辯論。
總之,只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創造口語訓練的良好氛圍,注意培養學生口語訓練的濃厚興趣,訓練好學生口語訓練的基本功,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