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滲入,人們逐漸感受到小學教育中師生互動的必要性。在當代的小學教育里,師生互動基本已經形成一種十分常見的教學模式,它甚至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任務完成的主要指標,可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里,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干擾,師生之間的互動成效并沒有想象中高。如何進一步提高師生之間互動價值,需要繼續深入探討。因此,本文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現狀分析,以及其中存在的某些具體問題,針對其效果提出可以改善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教學;價值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現實狀況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太過穩定
在某種程度上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太過形式化。當學生在課堂上失去興趣時,或者偶爾出現開小差的狀況時老師會選取提出問題的方式讓學生集中精神。可是當提出的問題得不到學生響應時,學生會更加喪失難得提起的精神,從而讓師生互動該有的效果難以體現出來。再加上其他種種原由,有些教師在選擇互動學生時固定性太高,造成雙方之間的互動機會非常不公平,互動效果也難以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展現出來。另外,老師與學生已經存在的住客的劃分現象,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成為教學過程的領導者,而學生成為被動者,這樣導致很多積極性難以提高的學生主動退出師生互動的模式。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機會不平衡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思想形成的敏感階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自然而然對某些學生產生一些偏愛,導致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選擇存在過多的的固定性,使得不同學生接受教師互動的機會不平衡。并且師生互動需要恰當的機遇,怎樣順利控制教師與學生互動的時間,需要教師具有嫻熟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深入的了解,這給小學語文教師帶來更高的要求。一旦教師在實施互動時沒有把握好時機,通常情況下得到的是相反效果。比如當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環節時,學生都很積極地投入其中,一旦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注意力的集中,硬生生結束活躍的討論,往往會在學生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更別說發揮師生互動的價值。
(三)小學語文教師的師生互動意識有待提高
不得不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結果往往掌握在教師的手中。雖然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師生互動已經成為教學模式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是對于很多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師生互動模式依然是他們難以接受的教學模式。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提倡更新的教學理念,但是過去的教學理念已經在很多固守的教師心中根深蒂固,導致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意識淺薄。
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效果的措施
(一)根據新課標實現不同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新課程標準的出現讓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學科內容,實現不同教學方式的創新與突破,固步自封只會讓小學語文教學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難以進步。通過長期朗誦經驗的積累,讓學生不斷累積語言知識,從而可以長時間的自由的抒發出內心的想法。
(二)提高師生互動的頻率
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環節是語文課堂中的關鍵環節,要想提高師生互動的效果。首先,教師應該提高師生互動的頻率比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不要盲目的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而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選擇不同的問題與學生進行交流與討論。第二,教師應該將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實踐過程結合起來,不斷讓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日常生活聯系到知識中的內涵,進而可以不斷深入了解知識的作用以及價值。第三,教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看法與想法,不能夠因為某些學生想法的不同而即刻否定這些同學的想法。相反,教師應該讓每個學生抒發內心的想法,同時依據相應的事件來向學生解釋正確的看法,從而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不斷創新師生互動的方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尚小,大多數小學生很難將自己的精力長期聚集在一起。因此,教師就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展現自己。另外,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應該加強語言的生動性和靈活性,盡量避免枯燥乏味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讓自己熱情的語言來帶動學生的學習。
三、總結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發揮著意想不到的效果。就目前的形式來說,充分發揮師生互動的價值是學生和教師實現雙贏的有效手段。通過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的思考,引發學生的思維擴散,讓師生之間可以近一步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互動開創新天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J]. 管敏.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4(07) .
[2]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J]. 盧俊霞. 才智. 2014(08) .
[3]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 李斌,黃珊珊.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5).
[4]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口語交際為例[J]. 羅海秋.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7(07).
(作者單位:諸城市第一小學, 山東 濰坊 26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