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磊磊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網絡新技術的興起,新媒體日益成為大學生學習和交流的新平臺,并滲透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就業等方面,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新媒體就業平臺是創新就業指導的一種方式,本文分析新媒體對大學生就業就業指導工作的影響,并提出建議,以期為高校新媒體平臺建設提供參考性意見,促進高校搭建平臺、革新技術、強化服務,實現大學生更高質量的就業。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就業;優勢;建議
新媒體是以大數據為背景,網絡為基礎,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等新技術為依托,向受眾提供服務的新興媒體技術以及從中延伸出來的各種媒體形式[1,2]。新媒體的多元化、多樣化和傳播速度快,信息海量等新特點,使得信息可以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等方式呈現,每個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和接受者[3],這些獨特的功能吸引著當代大學生,極大地改變了他們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4]。
高校畢業生從2001 年的 114 萬增加到2015年的749萬,畢業生數量高速增長,就業壓力增大,加之當前畢業生是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科技發展成長起來,他們獲取知識的習慣和渠道與之前不同,隨著Web2.0、 O2O、 4G等網絡新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日益成為大學生學習和交流的新平臺,變革和創新就業指導模式成為必然要求。高校應該依托新媒體,搭建平臺、革新技術、強化服務,促進大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
一、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優勢
(一)就業指導人性化
高校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建立就業指導交流互動平臺,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動態點對點的指導、服務的優勢。針對大學生就業意向和情況的不同進行分類,推送不同類別畢業生關注和需求的就業信息,利用新媒體平臺構建網絡課堂,開設簡歷制作、就業創業典型案例分析、面試技巧等方面專欄,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測評,舉辦創業模擬大賽等[5,6,7];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提供網上留言功能,實現線上的互動交流,使就業指導工作更加人性化,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7。
(二)就業信息立體化
高校可以通過新媒體宣傳就業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引導就業觀念,搭建高校、企業和大學生之間高速、便捷的溝通平臺,形成立體、交互的傳播網絡,利用新媒體宣傳國家和地方的就業、創業優惠政策,使大學生能夠切實享受到政策優惠;大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發出自己的工作的需求,由用人單位分析決策;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新媒體發布招聘信息,不僅可以提高招聘的針對性、降低成本,還可以增加宣傳力度、提高效
率[8]。就業過程中大學生、高校和用人單位形成了新媒體平臺上聯系緊密、方便快捷、暢通無阻的立體化信息中心。
二、 新媒體有效推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建議
(一)加強新媒體就業信息平臺的建設
面對新的就業形勢,高校可以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建立綜合就業服務平臺,實現就業工作的管理、服務和教育功能[5,6]。高校新媒體就業指導信息平臺建設要立足學生的就業需求,以學生為中心,關注用戶體驗,滿足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針對不同生源地、專業、 需求的大學生,分類管理和服務,搜集推送大學生需要的就業政策和招聘信息等[5,8]。
學校應充分利用大學生常用的新媒體交流平臺(網絡、QQ、飛信、微博、微信等)激發學生就業求職的潛力,最大化地滿足他們在就業過程中的需求[5,9]。例如北京大學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北大就業”,將企業招聘信息、就業指導和校園微社區結合起來,形成多層次、系統化的工作機制,為畢業生的就業提供即時、人性化的指導和服務[6]。借助新媒體就業平臺形成一體化、個性化、專業化、智能化、互動性等多元的就業指導體系,以適應新形勢,使信息交流高效傳播,同時也順應當下便捷、高效、互動的人際交流方式[10,11]。
(二)加大就業平臺宣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當前大學生缺乏鑒別判斷信息的能力,制約著新媒體在大學生就業中發揮應有作用[12,13]。高校應該通過多種途徑加大宣傳,如利用校報、廣播等媒體進行宣傳,與政府、其他求職網絡和企業主頁進行鏈接,一方面讓學生在新媒體就業平臺上得到需求信息和學習機會,形成持續長久的關注,另一方面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用人單位和大學生入駐[14]。
(三)高校重視新媒體工作隊伍建設,加大資源投入
高校就業工作涉及面廣、人手不足,無暇顧及新媒體就業信息平臺的優化,應該聘請具有豐富就業指導經驗的專家,招募具有新媒體網絡技術背景的老師組建新媒體就業運營團隊,進行信息管理、編發、 反饋和線上互動交流[8],并建立高校和畢業生、用人單位之間的信息反饋機制。新媒體就業平臺建設需要后臺網絡技術支持,高校應該在后期加大軟硬件資金投入[14],不斷完善、優化就業平臺,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務。
新媒體給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建設、完善、優化新媒體就業平臺,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加強新媒體網絡監管,為大學生提供即時、高效、人性化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多渠道、多角度、多手段幫助大學生更好、更高質量的就業,適應時代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參考文獻]
[1]石磊.新媒體概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2.
[2]史春紅.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3.
[3]巢居鵬.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就業形勢分析[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2):56-58.
[4]楊璐一,張雪瑩,王國松.微時代背景下如何善用新媒體有效推進大學生就業[J].楚天法治,2015(2):195.
[5]葉召友.自媒體時代促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策略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15):122-123.
[6]陳默,陳永利.大學生就業“三微”平臺的搭建與思考—以北京大學為例[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4(6):56-59.
[7]邢獻昆.新媒體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影響及促進作用[J].新媒體研究,2015(20):19-20.
[8]唐兵.淺談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5(1):103-104.
[9]劉奇葆.加快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N].人民日報,2014-04-23(6).
[10]王玉娟,李玲.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研究綜述[J].繼續教育研究,2015(7):89-91.
[11]田兆富.對高校就業指導體系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9).
[12]甄偉鋒,韓曉燕.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影響分析[J].高教研究,2014(10):245.
[13]趙小情.淺析新媒體時代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策略[J].學校管理,2015(31):184.
[14]仲小晶.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就業指導網絡平臺建設—以南京財經大學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5(2):121-124.
(作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