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社會制度改革發展,經濟不斷進步,我國施工企業也獲得巨大發展,這使市場競爭加劇,許多施工企業試圖降低中標價格以求增強自身競爭力。而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減少不必要支出,降低中標價格的重要手段,但現在施工企業在成本上的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從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方向出發,分析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對此提出對策。
【關鍵詞】施工企業 成本管理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一、前言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國外的建筑承包商大量的涌入國內市場,中國建筑行業的競爭形勢愈加嚴峻。企業施工工程的成本管理逐漸成為其增加經濟利潤的主要手段。這種形式下,我國施工企業要更加重視其自身的成本管理,運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手段和方法以達到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增加企業經營利潤、提高施工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的目的。本文以施工單位的角度,分析我國施工單位的現狀,總結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二、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概述
(一)施工企業定義與特點
施工企業指從事道路建設、土木建造、建筑工程、器械安裝和房屋改擴建及拆除等相關工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依據法律自我經營、自擔風險、自主管理、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
施工企業的特點主要有:產品獨特性、施工流動性、生產經營模式具有時效性與特殊風險。施工企業基本上以建造不動產為主,具有使用期限長、穩定性、產品形式多樣化等特征。建筑業涵蓋范圍廣泛,其項目建筑工程面度寬、線度長、分支分布在世界各地,施工流動性顯著。而建筑施工企業一般通過招投標、議標的方式獲得工程項目,建設期限長、投資大,需分階段確認。在建筑業較長的生產施工周期內,需要消耗大量物資,如材料費、設備費、人工費。且工程建設一般是在露天下進行,易受外界影響。在不同環境與行業中,法規要求復雜,施工企業易受影響。
(二)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意義
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是促進施工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施工企業的發展需要擴大銷售、開拓市場,并提高其在施工項目中的成本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增加企業經濟效益。隨著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加劇,低價中標的施工項目越來越多。施工企業也逐漸面臨著保本薄利的嚴峻形式,這使施工單位必須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而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主要是由材料組成,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會擠壓企業獲利空間,新《勞務法》的實施增加了人工成本。此時加強成本管理是施工企業的必然選擇。
三、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現狀
近幾年,國外承包商涌入國內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在工程施工項目的招投標過程中,企業會盡力突顯自身風險承受力和優惠幅度,大部分建筑商為了多承包項目放棄了政府規定的計劃利潤。為了減少成本,一些企業減少了相應的崗位設置,授權不明確,未依據權責分離制定崗,使監管機制形同虛設,這增加了項目管理的難度。另一方面由于體制原因,國有施工企業受到各方面影響使其項目管理者得不到與勞動相應的報酬,積極性降低,加劇人員流失。而工程清單報價打破了傳統核算模式,部分企業無能力編制反映企業真實生產水平與經營狀況的消耗定額,且企業在招投標階段無法就綜合單價進行合理報價,只能估算相關費用。
(二)我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缺乏成本管理意識。許多建筑施工企業只注重自身經濟利益,忽略了成本管理帶來的效益,造成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欠缺。施工企業的成本管理是全體人員參加的全過程的管理,而一些建筑施工企業人員缺乏成本管理意識,致使人員職能條塊分割,導致成本管理“走形式”現象普遍,有的企業甚至隨意篡改數據應付檢查。
2.缺乏科學有效的成本管理體系。許多施工企業在成本管理中未徹底實施權利責任相結合的原則,各部門和崗位的成本管理責任不明確,未形成相應體系。且企業未制定明確的監管與獎勵機制,這降低了負責人的積極性與對機械、人工、材料的關注度。
3.動態控制能力較差。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應由事前、事中控制和成本核算共同組成。成本核算即核算實際發生的費用,反映實施成果,也是下一次成本管理的依據,屬于事后控制。現在大部分企業只是工程進展到相應階段才核算發生了的工程成本,并不重視成本管理的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缺乏動態控制力。
4.成本管理方法老化。企業的成本管理還采用傳統手工報表與老舊的列表分析法,在企業施工完成后成本才能被反映出來,不能對施工過程中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不能發現是何因素導致成本管理失控,可能會做出錯誤決定。
四、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對成本管理的認識
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節約成本、增加利潤的重要手段之一,企業人員應具備成本管理意識。現在許多施工企業人員缺乏成本管理意識,未認識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項目施工中成本管理就是為了控制不當損耗,施工企業應重視成本管理并針對成本控制展開工作,有效控制施工企業不當的損耗,并依據自身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創新。
(二)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應遵循民主化、規范化、標準化原則,建立健全成本管理體系,使權利責任相結合,形成以部門領導為項目成本管理主要負責人,全體生產施工人員共同參與的成本管理體系。同時強化獎罰措施激發員工積極性,層層落實為成本管理打下基礎。
(三)加強成本動態控制
施工企業工程項目不可重來的特點,要求成本管理應關注項目動態控制。相對于項目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管理,應根據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的相關內容確定成本目標與成本控制方法、編制成本計劃,利用網絡資源,對成本進行動態管理與有效控制。
(四)學習成本管理新方法
施工企業應積極引入并學習現代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增強企業成本控制和管理能力,以此減少不必要支出、增加企業利潤。
五、結論
施工企業應將成本管理貫穿工程全過程,減少企業相應的支出,增加經濟收益與市場競爭力。施工企業應認識到成本管理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真正的做到將權利責任相結合,調動全員成本管理積極性,著力對成本進行可行性控制,發現并解決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的缺陷,吸取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并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降低不必要損耗。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是在企業競爭中保持活力的必要條件,企業應做好成本管控,創造更多價值。
參考文獻
[1]魏霞.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分析[J].經濟師,2012,9:129-129.
[2]李明.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2,13:181-182.
[3]張大朋.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城市建設:下旬,2010,5:132-132.
[4]李昊.企業成本管理問題研究[J].現代營銷,2013,5:51-51.
[5]郭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探討[J].當代經濟,2012,8:64-65.
[6]陳淑真.探析有效的成本控制與管理[J].財經界,2011,8:50-51.
作者簡介:董燚君(1992-),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戰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