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體系的整體發展,我國基層群眾文化水平已經越來越被廣大群眾所關注。基層群眾文化水平的提升,對促進社會的穩定繁榮發展、樹立健康的群眾風氣、強化群眾的文明涵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針對建設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為今后專業人士進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思考
1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
1.1在相關設施建設上較為落后
在我國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十分落后,以往具備的一些文化設施在改革的進程中逐漸被拆除,如文化站、廣播站等。但是這些文化設施在拆除之后并沒有建設新的文化設施,部分地區建設有圖書館,其中圖書的藏書量和相關電子設備也嚴重不足。這種情況的出現使得我國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沒有一個良好的位置和環境,嚴重影響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1.2基層群眾思想較為落后
當前我國大部分基層群眾在思想上較為落后,他們接受的文化教育相對較少,并不能夠清楚認識到當前開展的一些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在積極性和主動性上較低,這也直接影響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有效性。其中部分基層群眾甚至對開展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存在較強的抵觸情緒,更是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帶來難度。
1.3專業性人才缺乏
當前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工作人員在專業性上較為缺乏,他們并不能夠給予基層群眾專業化的指導,也自然影響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效果。工作人員在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廣大群眾進行教育和引導,但是他們自身的思想認識也較為落后,在指導過程中主要依靠自身的一些實際經驗來進行指導教育,在知識教育上沒有進行有效的創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有效性。
2關于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
2.1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一定要確定以群眾為中心的服務導向
一些基層文化單位還在以傳統計劃經濟的觀點對待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經費短缺相比,內部機制僵化問題同樣突出,管理行政化現象比較普遍,缺乏內在動力和活力,干好干壞一個樣,服務群眾的積極性不高。導致有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和內容老化,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群眾變化發展了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的公共文化設施成為少數人自娛自樂的場所,廣大基層群眾不感興趣、無法參與。因此必須以新的視角、新的機制,科學調整、界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定位和職能,進一步明確服務規范和考評標準,切實把它們變成群眾文化活動的服務中心和指導中心。
2.2做好群眾文化工作,首要任務是了解群眾的需求
群眾文化的服務對象千差萬別,年齡、所處群體、文化水平、經濟條件相差很大,對文化服務的需求自然差別也很大。我們只有在充分了解他們不同文化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好有針對性的服務。我們應利用每年“三下鄉”和“三八”“五一”“七一”等節慶日的活動,深入到各嘎查村開展文藝演出、娛樂為一體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加深我們與群眾之間的友誼,貼近群眾,聽群眾的心聲;進一步了解農牧民群眾對文化生活和娛樂的需求,收集他們對基層群眾文化的意見和建議,并逐步完善各嘎查(村)文化趨于規范化的建設。
2.3適應新形勢,突出地方文化特點
某鎮文化藝術形式具有豐富多樣化的特點。主要有演唱民歌、舞蹈比賽,舉辦那達慕和廟會。漢族傳入的有秦腔、眉戶、山西梆子、皮影、土電影、民間社火等多種文化形式。按照突出主旋律與多樣化并重、強烈的時代氣息與健康的民俗色彩并重的原則,積極因勢利導,將地方文化的特色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有機結合起來,給群眾文化活動賦予新內容、新形式、新意境。以“春節”“國慶”等大型節日舉辦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體育活動,帶動群眾文化活動發展。
2.4積極拓展可持續性發展的文化產業
一則注重加強工作人員自身的業務技能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二則能取得相應的經濟效益,以彌補經費不足。文化產業對群眾文化事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市場經濟規律下文化與經濟融合的產物,發展文化產業,能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5借助“互聯網+”打破群文工作“二元化”結構
第一,必須要將傳統落后的基層文化工作開展的模式,進行徹底的改革。向基層文化工作開展效果令人滿意的地區學習,學習其具體的工作手段,以及發展基層文化工作的思想意識,并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科學地融入本地的基層文化工作中。第二,必須將單一貧乏的基層文化工作內容,進行徹底的改變。由于我國的基層文化工作還處在發展的重要階段,將適合自身發展的相關文化內容,進行篩選,與上級有關部門加大交流的次數。第三,必須將基層干部落后的意識和匱乏的素質,進行專業系統的提升。通過采用專業培訓、名人講座等學習方法,定期對基層文化干部進行能力的提升,使其有能力完成基層文化工作,進一步為基層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6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工作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組織和開展需要專業的工作人員來進行,才能夠讓更多的基層群眾參與到其中,提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性。由此可以看出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重要性,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應當從建設專業的人才隊伍著手。對每個工作人員進行選取的時候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思想考核和專業能力考核,在確保達到相關條件和標準之后才能夠任命和錄用。同時,還應當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學習,讓工作人員能夠時刻接觸到當前先進的知識文化,才能更好地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文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財力等,才能保證其長久的發展。在發展的同時,還要隨時隨地地進行總結。基層文化領導要積極發揮帶頭模范作用,不斷地引進先進的模式以及理念,科學地融入本地的基層文化工作中。對不足之處加以彌補,對優勢之處進行發揚,使人民群眾不僅能享受到物質上的富足,還能享受到精神和文化方面的滿足。
參考文獻:
[1]麥合木提·庫爾班.關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幾點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6).
[2]彭啟文.做好當前新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考與建議[J].大眾文藝,2016(9).
[3]劉瑞平.新形勢下如何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群文天地,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