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志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需要用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產生興趣,同時也需要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以此提高教學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數學學習中自信心的內容,其次闡述了如何對學生的自信心進行科學培養,旨在提高認識,進一步為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助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初中學生;自信心培養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過程的直接實施和參與者,在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激發和培養上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培育作用。新課改中也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培養和樹立,并對此提出了明確而且具體的要求,作為一項重要教學任務付諸在教師教學活動過程中。本人在教學中進行了粗淺嘗試,獲得了一些教學體會和經驗,現將自身實踐體會進行簡單地闡述。
1數學學習中自信心的內容
數學自信心的建立是要學生有一種自主、自覺的過程。首先是學生要對數學產生興趣,哪怕只是某一點,一個部分的內容。幫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師的言行和態度,指導學生的耐心程度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學生個性的形成與發展。“親其師,信其道。”也就是這個道理。
1.1樹立數學自信心的意義
數學應充分發掘那些能引起學生興趣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我國古代的“百雞問題”“雞兔同籠”“盈不足”等都是極好的素材。再如,比西方國家早五百年發現和證明的“勾股定理”,最早推到小數點后第七位的祖沖之的圓周率,現代中國著名的數學大師華羅庚、陳景潤等的拼搏精神與杰出貢獻等,這些事例的廣泛引入,都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樹立為國爭光、立志拼搏的意志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1.2數學學習中自信心的含義
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數學能力是培養自信心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具有較強思維能力的學生,較易增強學習的信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發展和培養思維品質來發展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直接受到抽象概括能力的制約,抽象概括能力差的同學,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對數學概念掌握不夠牢固,很難正確地獲得知識,長此以往,就容易失去自信。因此,需要教師加強這方面能力的訓練,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策略
2.1克服心里障礙,樹立自信心
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要克服學生畏懼數學的心理障礙,只有克服了學生認為數學很難、學不會、學不懂的消極心理,才能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很多初中生的小學數學基礎不好,以至于對學習數學產生了一種自卑的心理,害怕被老師提問,害怕自己的出錯被同學們嘲笑,認為這樣很丟面子,所以總認為自己的不懂的問題很簡單,不想去問老師,最后演變成不敢問老師。這部分同學久而久之就會認為自己的基礎差,自己的智商也不如別人。即便自己努力也趕不上其他同學,就放棄了努力。由此可見,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否定,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絆腳石。為了克服學生的這些心理障礙,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變。
首先,用教師自身的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態度影響學生。教師的人格魅力可以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旦學生喜歡某個教師,一定會按照這個教師的要求去做,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他人的鼓勵也會讓學生激發出內心的毅力和勇氣。
其次,塑造學生良好的性格品質。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教師在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堅強、刻苦、樂觀進取的性格特點。在教學中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學生的閃光點并發揚光大。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時常進行自我教育,進而不斷向優良的性格品質靠攏。
最后,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就要先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個熱情。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的引導、啟發學生,逐步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熱情,慢慢就形成在自信心。
2.2轉變教師角色,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在新時代和新課標的要求下,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教學環境,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最重要就是認識到現代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教學環節中,教師要做到是指導學生、引導學生、與學生合作一起探討研究知識問題。這種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讓教師融入到學生中去,拉近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感,讓學生更加大膽的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去探索知識,實踐自己的想法。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輕松融洽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一個平等交流的機會,才會逐漸建立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2.3對學生要實施希望教育
期待和希望是對一個學生最大的鼓勵,所以要想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就要正確對待每一個學生的差異,堅持給予正確的指導,不要統一標準,統一要求。尤其是在對待差生的問題上,更要給予更多的關心的幫助,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好數學,都有學好數學的潛質。
此外,對學生要尊重、信任,多給予鼓勵、贊揚,增強學生探索成功的體驗。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準備適合各層次學生認識水平的問題,課堂練習也要注意層次性,讓學習有困難的做一些專項模仿性的習題,作業數量要與他們的實際承受能力相當,盡量使每一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3結束語
總之,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對學習數學的態度,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打造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韋格珍.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08):60+62.
[2]林志云.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2(03):91-92.
[3]李少文.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才智,201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