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凌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小學語文教育的改革觸角,已觸及教學的各個角落,促進了我國小學教育的日新月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大教師對之的探究也是繁花似錦,精彩紛呈。但在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小學生習作水平的培養(yǎng)。所以,為了提高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改變目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探討了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不僅來源于生活,更是應用于生活。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習作占據(jù)了重要部分,主要包括議論文、記敘文、應用文以及說明文,是學生表達思想的關鍵,同時也是語文課程教學中的重難點。生活化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習作的興趣,還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體驗生活中的事物,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
習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主要問題。因為習作不僅在卷面占有較大分值,還是提高學生交流和表達思想的關鍵。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習作教學給予重視。但從目前習作教學現(xiàn)狀來看,還存在許多問題,對提高小學生習作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一)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在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缺乏正確的指導。在習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注重教學方法,并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指導,導致學生缺乏寫作思路;(2)寫作技巧不適宜。教師通常會讓學生根據(jù)范文進行寫作,沒有給予學生適宜的寫作技巧,導致學生寫作能力受到限制。(3)沒有聯(lián)系實際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沒有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導致學生所寫的內(nèi)容空洞乏味,甚至脫離實際,沒有新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沒有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質(zhì)量不高。
(二)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小學生在習作過程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即不想寫、不會寫和沒有素材可寫。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具有愛玩的特點,造成出現(xiàn)不想寫的學習態(tài)度,甚至不想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不會寫是因為學生沒有掌握習作技巧,導致學生在習作時沒有思路,從而出現(xiàn)不會寫的現(xiàn)象;沒有素材可寫是因為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積累的素材較少,生活中缺乏觀察,從而缺少習作的素材。因此,可以看出,學生習作能力不高的因素很多,不僅影響了教師教學質(zhì)量,還對學生自身發(fā)展造成嚴重影響。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走進校園,觀察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多姿多彩,但是許多學生只是看到校園的外在,并沒有觀察出校園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可以作為習作素材。所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校園進行觀察,從而積累習作素材。比如觀察教室、操場、食堂或是花園,根據(jù)不同場所發(fā)生的不同事情,從而找到習作靈感,寫出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作品。例如在寫記敘文《我所經(jīng)歷的一件事》時,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將所經(jīng)歷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起因和經(jīng)過,利用文字完整的記敘下來。此時,學生可以將在操場上活動時發(fā)生的事情作為素材,利用文字描寫出和同學做游戲的場景。通過對校園生活的觀察,不僅讓學生積累了習作素材,還提高了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利用多元化生活,加強學生生活體驗
生活化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需要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從而讓學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動手實踐能力,有效改善目前的習作現(xiàn)狀。例如在寫《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小狗、小貓、小兔子等動物的圖片展現(xiàn)給學生,或者帶領學生參觀動物園,讓學生與小動物有一個真實的接觸,從而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寫下觀后感。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外形、毛色、聲音以及行為等,幫助學生積累有效的寫作素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習作靈感,使學生有素材可寫。通過對生活中事物的觀察,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生活體驗,還提高了教師教學質(zhì)量,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生活化情境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中的習作要求,設計合理的生活化情境,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寓教于樂,感受教學帶給自身樂趣的同時,體會人生的真諦。例如在寫關于對名言感悟的作文時,教師可以先列舉出一些名言名句,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等,并由教師制作出相關場景的課件,讓學生能夠真實感悟出名言名句所表達出的含義。通過生活化情境的設計,讓學生體會到許多真諦,并在習作過程中學會利用名言名句進行謀篇、造句和修飾文章,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習作水平。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的教學要求。所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學生習作過程進行正確指導,并讓學生走進生活,在生活中體會教學所帶來的樂趣。同時,給予學生有效的習作技巧,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習作素材,并將其合理運用到習作任務中,從而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武新虹.生活化教學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教師,2017(34).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