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華
【摘要】語文是中職教育中的關鍵學科,其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要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更要綜合考慮到學生的綜合能力與人文素質養成,才能夠助推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因此,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致力于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人才?;诖耍P者將結合工作經驗,在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基礎上對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之路進行探索,并提出了針對性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關鍵詞】以學生為本;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的高速發展,對于中職學校的教育事業地位也提高了重視程度。語文學科作為中職課程的關鍵組成,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綜合職業能力的養成,并且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與思想品質。而在時代發展進步當中,中職學生的思想與行為也悄然發生變化,其更為重視教師對自身的關注與尊重,而這一點在過去的中職語文教學活動中是教師有所忽略的一點,也就導致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患有一定的抵觸。因此,筆者認為中職學校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全面改革,進而以更具實效的教學成果去助推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及改革方向
(一)教學現狀
不可否認,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學習能力與基礎水平偏弱,在語文學科方面則表現得對文學作品賞析研讀無興趣,對閱讀寫作無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甚少有能夠吸引其注意的內容。具體來講,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中,學生的學習基本存在以下問題:
1.對語文的實用性認識不足。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語文的目的便是與他人正常交流,而課文與現實生活無太多關聯,學多學少無差別,今后自己也不會從事文字工作,所以無須提升自己的文學底蘊,導致語文學習淪為應試工具。2.未掌握有效學習方法。許多學生在課前并不會主動學習,在課后也無法做到及時鞏固,在課堂教學中也不會主動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這種被動式的學習方法很難真正理解與消化教師所講內容。3.課堂教學過于被動。許多中職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自身的主導地位,而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忽視,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基本為被動的“灌輸式”,也導致課堂氛圍顯得過于枯燥沉悶,而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會有所降低。
(二)改革方向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顯得尤為迫切,而要確保改革的實效則需要充分結合職業教育的職業性特點,立足于學生的職業發展實際,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文是“有用”的,進而保證中職語文教學的長效發展。因此,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方向可細分為三點:(1)中職教育主要為職業活動服務,所以語文教學需要對職業崗位有針對性;(2)教育事業的對象為具體個人,因此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可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3)中職語文課堂體系的構建需要結合專業構架,進而助力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養成。
二、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策略
(一)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中職學生在畢業后都會面臨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而學生的語文能力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其求職的成功與否。目前來看,有很多學生雖已在學校掌握職業所需的技術與專業知識,但在求職的面試、筆試中卻由于口語表達、書面寫作等方面表現偏差而與工作失之交臂。所以,中職語文教學要立足于中職學生的發展需求實際,以學生為本去重視學生聽說讀寫等一般語文能力的培養。
聽、說、讀、寫的語文基本能力在不同專業學習中有著不同的體現。比如,對于汽修專業的中職學生來講,“聽”能力指的是能夠聽明白專業術語,且能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明晰他人的意圖表達;“說”能力指的是能夠熟練運用專業術語,并能邏輯清晰地進行提問、介紹、說明、匯報,對客觀事實與個人觀點予以表達,善于溝通交流;“讀”能力指的是能夠讀懂本專業知識書籍,具備對工作表、報表、科技技術資料、設備說明書等信息的閱讀能力;“寫”能力指的是具備一定的書面表達、表格制作能力,能夠進行基本的筆記與填表。由此可見,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需要綜合學生的職業能力所需,對其一般語文能力予以加強,為其步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二)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專業所需,凸顯語文學習的實用性
為了更好地為中職畢業生就業提供服務,語文課堂教學需要重視專業知識的滲透,結合不同專業特點去進行教學內容的優化,以不同的側重點教學去凸顯出中職語文學習的實用性,真正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比如,面對汽車營銷專業的學生所開展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便可對教學內容進行適度調整,結合專業中的汽車銷售與管理、商務禮儀等課程去創設汽車銷售接待情境,對其展開針對性的練習?!叭绻闶悄称嚻放?S的銷售員,有客戶對店內的汽車很感興趣,你將要怎樣更好地表達產品信息,向客戶推薦呢?”此時教師便可引導學生去靈活運用語言技巧,準確把握客戶對汽車的興趣點,巧妙將客戶提出的疑問點一一化解,做到專業與口才兼備,以流利的口語表達出來,進而促成交易達成。
又如,教師還應結合專業所需,將烹飪專業只作簡要介紹的廣告文案,在面對設計專業學生時便要重點講解;將機電專業只作一般介紹的調查報告,在面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時便需重點講解;而針對產品說明書的講授,在機電專業中要細致深究,并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專業去編制工藝流程說明書。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語文知識,也促進其專業知識儲備的增長,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
(三)注重文學教學,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養成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代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也進一步 提升,但從當前中職畢業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來看,情況不容樂觀。因此,便有許多中職學校將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單獨提出,加強對學生的知識能力訓練,而這種只圍繞口語交際與應用文寫作的課堂教學過于“功利”,對語文教學的“人文性”重視不足。筆者認為,語文的“工具性”固然重要,但丟失“人文性”的語文教學是得不償失的,要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則需要體現出語文的人文關懷。
因此,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應保留文學鑒賞內容,比如小說、戲劇、詩歌等,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都應有所體現。同時語文教學也包含豐富的德育資源,通過語文學科的教學能夠全面發散學生思維,陶冶其情操,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些都與以學生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相符。同時,文學教學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之外,對其專業學習同樣有幫助,比如在向廣告專業的中職學生講解“山居秋暝”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準確把握王維詩作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賞析,在詩與畫之間發散思維進行賞析,感受詩歌的美好意境,而這一教學內容對于廣告專業的學生而言,能夠有效拓展其專業技能與知識的發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豐富教學方法,強化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
從當前的中職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狀來看,這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性不強有著直接關系,雖然教師做好了完整的教案以及詳細的講解,但實際的教學效果卻不甚理想。因此,為有效改變這一現狀,強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師則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其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1.嘗試活動教學。為有效活躍語文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可采取更為靈活多元的教學策略,關注并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教師則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在備課階段教師應立足于課程實際,設計諸如課本劇表演、知識競賽、辯論會、職場模擬等互動,以靈活多元的教學方式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課堂學習能夠更為投入,進而強化課堂教學實效。
2.創設教學情境。有效的教學情境是發散學生思維以及激發其表達欲望的驅動力,因此教師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還可通過角色扮演、案例引入、影片導課等方式去創設更為貼切的教學情境,使其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在實際情境中深化對內容的理解,引導其在想象中實現探究,進而提高課堂實效。比如,在講解老舍的《我的母親》這篇文章時,教師便可在講授之前讓學生回憶自己的母親是怎樣的人,進而引導其說出從小母親對我們的教育,然后在細細品味《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過程中,可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充分營造出與該課文相符的教學情境,進而不僅讓學生深化對文章大意的理解,也能夠充分明白母親對自己的關愛。
3.滲透情感教學。中職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改革,則需要確保師生關系的良好建立,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充分滲透情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單純關注教材內容的輸出,更應對學生的心理訴求予以關注,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交流外,還應在課后時間去傾聽學生的內心。比如,在講解《胡同文化》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以此為切入點,讓學生去暢談自己的家鄉,并對比文章中北京的胡同去尋找家鄉的建筑文化,分享有趣的鄉土故事,采取“茶話會”的方式讓學生在彼此情感交流中去深化對文章的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予以切入,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到位。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學校的教育無須考慮到升學率的問題,也因此為改變“重應試,輕應用”的教育實踐創造了可能,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便更應堅守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基于學生的發展進行全面考慮,實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改革。作為一名中職學校語文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需求,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為其創設更為自由的空間去進行探索,向社會輸送綜合能力更強的從業人員。
參考文獻
[1]馬園園.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J].考試周刊,2013(83).
[2]宋杰.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及實踐分析[J]. 知識文庫,2017(6).
[3]王影惠.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 考試周刊,2017(21).
[4]鈕岱.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策略分析[J]. 讀書文摘,2016(28).
[5]張志偉.以學生為中心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三部曲[J].教育,2016(11).
[6]王彥飛.如何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現代化,2017(38).
[7]廖艷紅.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
[8]周欣.中職語文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06):18-19.
[9]劉瑞斌.以學生為本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