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育不斷向深層次發展。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通過運用生活化教學法,探索生活化隱性課程,可以讓小學語文教學更具有活力,也可以提升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值得教師深入研究、探索創新。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隱性課程;教學創新
在小學教育體系中,語文是重要的學科,對于學生人文思維的養成和鍛煉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如何讓課堂教學更具有活力,是語文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利用生活化教學法,開發隱性課程,引入更多的教學元素,讓課堂更加多元,是一個重要的教研課題。進一步拉近語文學科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提升教學的實踐性,是現代教學改革的重點。
一、 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毋庸置疑,語文學科學習難度較大,很多小學生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很多學生無法及時融入知識體系中來,無法及時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互動,導致課堂整體缺乏活力,而且這樣的教學現狀容易形成惡性循環,由于語文知識具有較強的體系性和關聯性,如果不能及時補正,及時提升教學效果,更容易拉大學習差距,導致教育的不平衡現象。由于語文知識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所以在教學中很難兼顧教學實效性和趣味性,很多教師采用保守的教學模式,課堂授課方式較為陳舊,采取傳統的方式給學生灌輸知識,很多學生對于死板的授課模式缺乏興趣,也就缺乏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此,通過融入多種教學元素,通過生活化教學法等多元教學模式,搭建現實生活與語文知識之間的橋梁,可以豐富小學語文課堂教育體系,滿足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很多教師固守傳統教學模式,語文知識沒有與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知識滲透效果不夠好,很多學生雖然表面上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但是不會學以致用,也無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與現代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目標出現了偏差。在教學中,有效整合多種教學元素,進行有效的課堂滲透,是現代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值得教師進一步深入探索。
二、 生活化隱性課程對小學語文教育的意義
小學語文作為重點學科,由于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較高的學習難度,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是困擾每一個教師的問題。生活化教學法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可以構建生活化隱性課程,旨在引入多種教學元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將晦澀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生活化的實用知識,可以提升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發展,現代小學生對于語文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法,可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激發學生深入探索和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語文知識體系中。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融入生活化教學法,有助于解決困擾學生的問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诖?,生活化教學法可以有效整合教學元素,打造新型隱性課程,釋放課堂活力,對于小學語文教育具有積極意義。不管是從教學實踐還是教學理論探索角度來說,利用生活化教學法尋求有效的教育整合路徑,都是教學創新的必然路徑。
三、 探索小學語文生活化隱性課程的實踐策略
(一) 打造生活化隱性課程需要關注學生個體
由于基礎教育的差別,現代學生個體認知和理解能力不盡相同,小學語文教師在探索生活化隱性課程的時候,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與個性,充分踐行并落實生本理念,加強對學生個體的關注,提升學生的教學認知與理解,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相比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生活化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任務量也會相應增加,但是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效果,而且個性化的教學指導與關注,可以增強學生的教學認同感,讓學生以更飽滿、熱情的狀態投入到學習當中。因此,作為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個體關注與引領,真正讓生活化隱性課程落到實處。
(二) 打造生活化隱性課程需要利用多媒體設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體系性,因此很多知識無法在書本和黑板上進行直觀的展示。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設備得到了普及與運用,在探索生活化隱性課程過程中,要想融入更多彩的生活化教學元素,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的多樣展現形式,將多種教學理念和學習方式直觀呈現給學生,這樣也能將課堂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中,讓學生更直觀化的理解和感知語文的魅力。此外,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要通過課上與課下兩種教學方式,課堂上通過多媒體開展現代化教學,課下則可以利用現代教學信息系統,讓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進行語文學習,鍛煉語文能力。
(三) 幫助學生積累生活化素材
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在探索生活化隱性課程時,要想實現多元教學元素的有效融入,需要幫助學生積累生活化教育素材,提升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理解和感知能力。比如說,在講解很多語文閱讀文章的時候,很多內容都源自生活,但是學生由于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無法在知識和生活中搭建起有效的橋梁,教師在這時候就要稍加引導,然后讓學生記錄課本知識的同時,比對生活中用到這種知識的場景,實現生活化教育目標。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激發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活力,讓語文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踐性,真正滿足學生發展目標,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打造生活化隱性課程,要引入更多的教學元素,讓課堂教學更具有活力。毋庸置疑,在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通過創新教學模式解決相應的教學問題,是教師的重點任務,有待進一步挖掘探索,實現小學語文教育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天尉.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小作家選刊,2017(36):74.
[2]黃曉華.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7(26):112.
[3]顏川.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討[J].南北橋,2017(9):173.
[4]孫鳳蓮.探討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實施[J].情感讀本,2018(2):79.
[5]胡梅芳.關于開展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究[J].神州,2018(1):118.
作者簡介:
姚能靜,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