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作者明確了新形勢下中學體育教學的三個目標,并為目標的實現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還望能有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中學體育;身體素質;德育教育;趣味性;體育故事;體育游戲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行和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體育已不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是其他文化課的附庸。作為一名中學體育教師,筆者自然是萬分欣喜。在此新形勢下,中學體育教學也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標——三維目標。筆者從事體育教學工作多年,對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也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以下僅就中學體育教學需達到的教學目標,以及達成的方法談一談自己的見解,純屬一家之言,有任何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一、 在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體能和技能
中學生課業繁重,而且普遍出現了不愛運動的現象,由此導致了疏于體育鍛煉,體能和技能嚴重下降的情況。然而體能與技能是中學體育三維目標中的重要一項,所以,我們應該讓中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得到充分的體育鍛煉,增強其體能,熟練其技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筆者注意到,很多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會留給學生很大一部分時間進行自由活動,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亦有些學生,上體育課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從繁忙的學習中暫時抽身出來,把體育課當成了學習生活的一種調劑,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此,要想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切實地提高,體育教師應負起責來,減少或者干脆取消自由活動,帶領學生進行充足的體育鍛煉。比如,可以在一節體育課中進行多種體育項目。上課一開始,先帶領學生圍繞著操場慢跑2-3圈,然后可以有序地進行投鉛球、排球等體育項目。總之體育教學應該多安排一些集體的運動,不給任何一個學生偷懶的機會,將整個體育課堂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使每一個學生得到應有的體育鍛煉,從而得到體能與技能上的雙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的鍛煉的過程中,也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學生一定的休息、調整的時間,避免訓練過度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如此,時間一久,學生的體能和技能必能得到顯著的提高。
二、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和價值觀教育
新形勢下的教學工作,情感和價值觀被擺在了重要的地位。在每一個學科中都要將其滲透進去,體育自然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感和價值觀教育呢?筆者認為,可以從這兩方面展開。
(一) 通過體育比賽,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
在體育比賽中,人人都想獲得第一名,但冠軍只有一個,這是體育比賽的殘酷性。但是在體育比賽中,還有一種勝利,那就是堅持、不放棄,去超越自己。筆者在一次體育課上開展了一次長跑比賽,在比賽開始之前,筆者已然預料到一些身體素質不太好的學生肯定無法堅持跑完全程,會選擇早早地放棄。所以,在比賽開始后,筆者并未在一旁觀看,而是陪著學生一起跑,當有的學生腳步蹣跚,快跑不動的時候,筆者就跑上前去鼓勵他,告訴他在堅持一下,或者休息一下,繼續跑,打消他中途放棄的念頭,并陪著他跑上一段距離。這樣一來,這些學生雖是跑跑停停,但終是沒有選擇放棄,他們超越了自己的極限,磨煉了自己的意志,培養了學生不輕易放棄的精神,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長跑比賽使他們能夠以更理性的方式看待成功與失敗。
(二) 通過體育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一年365天,難免會遇到刮風下雨的日子。這種時候體育課就只能在室內上了。所以,我們不妨利用此機會給學生講一些催人奮進的體育故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體育故事中的人物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和故事中蘊含的強大的情感力量能夠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感召,給學生以精神的洗禮。
比如,筆者給學生講過“丘索·維金娜為救患白血病的兒子高齡復出,勇奪奧運獎牌”“李寧帶傷比賽奪金牌”“光榮之路神話”“湯姆-布雷迪神話”“美國冰球奪冠奇跡”等。
除了我們自己的精彩講述之外,還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給學生播放一些電影作品和一些體育比賽等。比如,筆者就給學生們播放過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以3比1大勝塞爾維亞隊,12年后再奪奧運冠軍的比賽,激發了學生們強烈的愛國情感,對學生起到了良好的情感教育的效果。再如,一些體育題材的電影和紀錄片。像《卡特教練》《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筑夢2008》《加油中國》,等等。總之,通過講述,或者觀看影響作品,學生們都從這些故事中得到了情感教育。
三、 在體育教學中,注重過程與方法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體育教學要注重過程與方法,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打造趣味性體育課堂。不得不承認,單一的體育訓練對于正值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難免會使其產生厭倦的心理,從而降低體育鍛煉的興趣。游戲是中學生最為喜愛的一種形式,是實現過程與方法這一三維目標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夠將游戲引入中學體育教學,勢必能極大地增強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充分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從而在游戲中得到身體的鍛煉。以下,和大家分享幾個筆者經常組織的小游戲。
例如,“超級鏈接”將學生均分成若干組,各組成縱隊站好。比賽開始,各組隊員依次縱叉或橫叉,相鄰兩人的前后腳相抵,全組隊員連成一條線狀,并堅持5~15s為成功,看看哪一組最長。需要注意的是比賽前一定要安排熱身和拉伸練習,防止拉傷;前后相鄰兩人的腳須相抵,不得脫節,否則無效。通過這個游戲既發展了學生的腿部柔韌性,又培養了其合作意識,可謂是一舉多得。再如,“組合游戲”。在學校的塑膠跑道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放置一些體育器材,像跳繩、跳馬、籃球等。當學生跑到跳繩的位置時,需進行跳繩運動,教師可以自由設置跳繩數;繼續跑,當跑到跳馬時,做跳馬運動;當跑到籃球時,可以讓學生拍球,自由設置拍球的個數,或者規定學生做一些運動的動作,像胯下運球,背后運球等。當然,教師可以自由設置跑道上的體育項目,自由組合。這樣一來,就能避免單純的長、短跑的枯燥,使其更加有趣,在游戲中實現的過程與方法的三維目標。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下的三維目標——體能與技能、情感和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一個也不能少,都是必須實現的。希望諸位教師不斷努力,為實現目標不懈奮斗,使中學體育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張荔,朱陸莉.在課堂互動中強化教學效果及拓展學生能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2]方微,程龍海.淺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2(03).
作者簡介:
謝世榮,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