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科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引導學生在情感態度方面認知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并且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數學學習,能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必須注重優化教學策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引導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核心素養能夠在本質上反映數學思想,是學生在長時間的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續性特征的能力。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思維比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感覺到吃力,甚至沒有太大的興趣。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數學教師應該改良課堂教學的方式,有效激發學生對數學課程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引導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翁。數學核心素養要求學生不僅要愛數學、學數學,更要使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一、 利用案例進行教學導入,全面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思維和理性思維都比較強的學科,不少學生尤其是女生,在學習實踐中難免感受到吃力。若他們的學習成績長期提不上去,會逐漸喪失了學習信心。同時,教師一般采用傳統的“開門見山”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保障教學計劃的實現,但卻難以提升教學效率。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不乏對數學課程感興趣的學生,但大部分學生在內心當中對數學課程是比較恐懼的。如何在數學課堂開始那一刻起,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適當削弱學生的恐懼心理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做好案例教學導入,以便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一) 數學教學要積極融入生活,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數學
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應該積極做好教學導入。科學的教學導入,能夠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迅速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在教學導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身邊的事物,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作為教學導入的例子,有效優化學生的數學意識,督促學生積極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教師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制作PPT課件,以學生熟悉的動漫人物“流川楓和櫻木花道”為例子來進行故事化的教學導入,題目:流川楓的年齡是13歲,櫻木花道的年齡是流川楓年齡的2倍,再減去5。這樣的題目相對比較簡單,學生通過加減乘除運算也能夠得出答案。但教師要引導學生巧妙設置未知項,并且列出方程。學生本身對動漫人物就有著濃烈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能會列出不同的方程式。如學生假設櫻木花道的年齡為x,那么x=13×2-5=21歲。此時,學生腦海中還沒有方程式的概念,這種假設仍然是基于“乘以2減去5”的加減乘除算法。教師此時及時介入,轉換運算公式,以此來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為了強化學生對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幫助學生巧妙認知一元一次方程。
(二) 數學教學要巧妙設問,充分突出核心素養的價值引導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教師需要進行巧妙的設問,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新課程的前瞻性學習。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對于新生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這屬于他們的認知特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把握他們的認知特點,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優化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科學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以及抽象思維等。例如在《平面圖形及位置關系》的課程中,涉及線段長短的比較。教材中提到了兩種比較方法,一種是圓規截取比較法,一種是刻度尺度量法。在新課程的教學導入時,教師可以利用紙張對折或者鐵絲編成等方式,將需要比較的兩條線段拿到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動腦筋,引導學生按照課桌組成臨時學習小組,共同商量和探討線段的比較方式有哪些?通過這樣的教學導入,能夠有效創設活潑生動的數學課堂,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也能夠凸顯數學核心素養的價值。數學核心素養理念,本身就是要提升學生的數學意識,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積極運用數學知識。比如有學生提出用固定長度的一根圓珠筆,分別于兩條線段進行比較,以固定長度的圓珠筆作為評價標準,比如有學生提出用直尺來直接測量。通過這樣的教學導入,學生既能夠開拓思維,積極尋求新穎的線段測量方法,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及時將班級討論過渡至科學的線段測量方法。
二、 科學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突出核心素養的拓展思維
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逐步提升自身的質疑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質疑能力,才能夠科學有效地投身于數學知識的探究實踐過程中。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全面優化學生的數學思維,科學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一) 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突出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科學的數學思維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也是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關鍵。數學思維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靈魂。教師在教學中科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具體的數學項目,充分利用歸納、演繹和類比等數學方法來進行知識的推理。例如教師在講解《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的內容時,學生已經具備了二次函數的思想,了解了二次函數的特點及具體使用,通過課后習題的發散,能夠科學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比如教師讓學生各自準備兩條等長的線段l1、l2,教師讓學生將l1折疊成等邊矩形,讓學生將線段l2圍成圓形。待學生在課桌上折疊完畢后,教師提出問題:等長線段所組成的矩形和圓形,
哪個面積更大呢?通過將二次函數與平面圖形結合的方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二次函數來巧妙解答圖形面積問題,待學生得出結論后,教師再著重闡述數形結合思想的具體運用,這樣有助于學生在遇到函數問題時,通過形象化的圖形來幫助他們快速建構函數之間的關聯性,以達到快速解題的目的。
(二) 有效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
在現代教育理念下,科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需要著重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上鮮少敢于向教師提出自己的疑問,更遑論質疑教師的結論。在數學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學生的質疑能力本身就是學生的數學精神。任何數學知識,都是在不斷質疑、不斷推翻、不斷建構中最終確定的。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比如教師在講解“直線公理”等知識點時,為了突出學生的質疑能力,教師在設問時,故意拋出幾個錯誤的答案,鼓勵學生深入,糾正教師的錯誤,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
三、 加強數學實踐,積極在實踐中檢驗數學知識
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該加強數學實踐,引導學生活學活用數學知識。數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積極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來建構數學模型,也要引導學生積極將所學數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內角和”的內容時,引導學生對于三角形三個內角相加等于180°的公理質疑,鼓勵他們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來自制形態各異的三角形,盡可能包括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以及鈍角三角形。學生進行驗證的過程中,可以在課堂內,也可以在課堂外,教師引導學生利用簡單將三角形的三個角進行裁剪,通過拼湊來驗證是否能夠組成一個180°平角。科學的數學核心素養,需要教師有效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更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 總結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引導學生熱愛數學,積極主動投身到數學知識的學習實踐中,同時積極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注重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數學熱情,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實踐精神。
參考文獻:
[1]許天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22):42.
[2]陶海英.數學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7(11):19.
[3]蔣建東.核心素養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策略[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7(20):15-17.
[4]毛金亮.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中華少年,2017(15):154-155.
[5]鄭瀝泉.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探討[J].理科考試研究,2017,24(10):11-12.
作者簡介:鄭昌燦,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文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