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是學好數學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培養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主要從課堂教學入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養成獨立學習和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筆者通過本文闡述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習慣
一、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模式當中,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留給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空間,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注意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問題,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探究。
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營造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例如: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自己研究問題的答案,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講解的過程中,邊講解邊提問,針對學生的答案,鼓勵學生互相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講課的過程中,眼睛注意到每一個學生,對來自不同地區和不同生活背景、教育背景的學生都要做到尊重,平等看待每一名學生。在生活中關愛學生,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不斷提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使學生欣然接受教師的授課方法和個人品質。數學的自主學習離不開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因此,教師在平時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思維方式的滲透,數學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學思維,思維方式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實際問題的解決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將感情投入到學生的教育當中,用愛感染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當中對教師建立信任和認可。數學課程當中增加思維方式的培養環節,積極點撥知識點,做好學生思維方式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對每一道題的解決方法進行積極探索,充分利用教學的機會為學生解答疑問,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創造更多與學生互動的機會,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的優點,發現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問題時主動幫助學生,正確引導學生,促使學生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效果,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二、 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數學的學習效果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優質的自主學習效果的基礎和前提是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較強的自學能力。良好的自學能力是數學學習成績的保證,自學能力的養成離不開教師的指導。筆者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問題。采取了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在每節課堂教學的前中后給學生布置任務,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長期的堅持,因此,筆者從開學開始,一直堅持課堂教學前中后的自學能力培養。例如:在每節課堂教學之前,告知學生將要講解的知識,要求學生做好自主預習,在課本上找到將要講解的知識所在的位置以及相關內容,對將要學習的知識要有大概的了解,在生活中的應用領域,對于自己自主學習之后不懂的問題進行標記等等。每節課上課之前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在講課過程中,倡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探究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在課堂結束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發散思維,尋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積極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形成發散思維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該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肯定,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斗志,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做學習的主人的快樂,更加愿意自主學習。
三、 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合作學習能夠形成小組互相監督,共同探究的學習氛圍,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對小組學習的監督和指導,對小組學習中存在問題的環節逐步進行規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經過對小組學習模式的探索,初步形成了提出問題,互相討論,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小組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提出問題的環節中,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小組預習并展開討論,互相討論環節當中,每個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互相幫助和互相學習,找出小組成員普遍存在的疑問,教師在上課前和課堂進行中收集各個小組的意見,對每個學習小組存在的問題進行匯總,在課堂上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地講解,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教師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針對每個小組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撥,例如:小組內成員對某個知識點不理解,教師重點針對學生不理解的知識點進行講解,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通過小組學習的課堂模式,學生們都有機會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將學習的主人翁地位讓給學生,不僅能夠使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養成互幫互助的小組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對知識進行研究和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提高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小組學習的課堂模式中應做到積極鼓勵和引導,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幫助。
總之,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講解知識的同時要注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自主預習,自主研究,積極進行發散思維,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使學生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作者簡介:倪文君,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