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高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就需要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不斷挖掘英語教學內容的內涵,這樣才能有效提高文化素養,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介紹了高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改進對策。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文化意識
一、 引言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注重英語語法的講解,對于文化的滲透較少。實際上,一門語言的學習,首先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掌握。在英語教學中,要注重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融入相應的文化意識,這樣就可以加強學生對英語內容的理解。為了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教師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文化內容,提高文化意識。
二、 高中英語課程教學文化意識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對文化內容缺乏深層次了解
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對學生的教學重點停留在語法和英語技能的掌握之上,缺乏有效的實踐教學,也無法做到將文化與語言知識有效結合,這樣就會造成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較淺,也無法做到將語言知識順利掌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多依照課文照本宣科,完成教學目標,或者將精力投入在如何提高學生考試成績方面,卻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培養。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并沒有得到本質的提升,還容易出現對英語缺乏學習興趣的問題。
2. 教學方法枯燥,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缺乏
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方法通常單一而枯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時常感到十分乏味,難以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后也不會認真復習功課,很難集中注意力去背誦語法及單詞,這樣必然會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由于方法十分枯燥,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呈現出機械性,還會進一步降低教學質量,這樣就會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進一步降低,對英語產生排斥感。
3. 忽視文化的差異性,降低教學質量
在教學的過程中,英語國家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有很大區別,主要包含:民族習慣、文化背景、自然環境等。由于長期耳濡目染,必然會造成本國文化與其他國家文化存在的差異性,人與人的想法和思維觀念也會有一定的區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使學生了解英語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差別,使學生能夠掌握文化的獨特性,使學生能夠有效利用英語開展交流,不會因不了解文化和風俗習慣而鬧出笑話。不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正視文化的差異性,這樣就無法使學生對英語達到熟練應用、熟能生巧的效果,甚至還會出現錯誤使用的可能性。
三、 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重視文化意識的必要性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教師要將文化意識融入其中,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而且學習語言就需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教師重視文化意識,除了要幫助學生掌握單詞含義、拼寫,語法結構等,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應用水平和交際能力,這就需要融入更多的文化,使學生的英語技能大大提高,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四、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途徑
1. 深入挖掘教材,了解更多文化元素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注重教學內容之外,還要挖掘教材的內涵,提取相應的文化元素。英語教材通常是由學校精心選擇或者編訂而成,內部包含了許多語言材料,這些材料與學生的生活十分貼近,還可以使知識的學習做到與時俱進。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材料,提取相應的文化元素,形成系統的文化意識。比如,在講解到一些國外風俗與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提取相應的國外文化元素,使學生能夠受到很大的吸引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深厚的文化內涵可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巧妙利用可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因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學生就能夠感受到樂趣,盡快掌握英語知識,提高教學質量。為了能夠提取更多、更準確地文化元素,教師要通過足夠的知識儲備進一步挖掘相關的內容,提高專業水平和挖掘文化內涵的能力。
2. 在考查內容中巧妙融入文化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要有針對性,比如,相應的考查內容需要教師和學生高度重視,在此基礎上融入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提高學習效率。雖然把文化意識融入考查內容中并不是最終目的,但還是要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還要使學生與教師意識到文化意識的重要性。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需要改變現有的應試教學狀態,不能一味注重學校的榮譽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能夠對考查內容重點關注,提高學習的效率。
3. 注重多媒體技術配合文化意識培養
多媒體教學是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日益頻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恰當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視聽感官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學生可以在恰當的學習環境中主動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巧妙利用英文歌曲、經典英文電影等多媒體資料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了解國外的文化、民俗等。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觀看優秀的英文書籍,通過英語網絡進行在線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提高自身知識儲備量,還可以不斷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此外,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的文化意識得到有效提升。
4. 創建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
為了更好地融入文化意識,要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恰當的文化氛圍,使學生能夠具有深厚的文化素養和內涵。教師要在文化學習環境的構建中精心設計,搜集相應的資料,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英語競賽活動,創設英語角,使學生能夠在競賽中提升文化意識,使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不斷鍛煉的過程中,學生的文化意識會得到提升,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英語學習之中,提高自身文化修養。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融入相應的文化意識,不斷挖掘文化。為了搞好課堂教學質量,更好地挖掘文化內涵,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及綜合素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教學做到與時俱進。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真正提升教學質量,實現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王存寶.激發學習興趣,促成學習動力,推進素質教育[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2).
[2]李淑瓊.英語閱讀心理與閱讀能力結構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0(11).
作者簡介:朱瑤,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惠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