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現代化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教學工具,思維導圖的合理應用能有效提升初中階段物理教學實踐性發展水平。本文對當前國內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發展當中存在的思維訓練特征不明顯、學科認知規律偏離較為嚴重以及課堂資源利用效率較差等方面問題進行了簡單概述,并在此基礎上重點探索了應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性的具體措施,旨在為關注這一領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較高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物理;課堂資源
一、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基礎教育環節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性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受到升學考試等方面壓力的影響,目前國內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性較差,學生們對于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如何在此種環境下,應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為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助力,成了相關領域教職員工的工作重點之一。
二、 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發展狀況
(一) 思維訓練特征不明顯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國內基礎教育階段的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仍處于保守發展環節,大部分地區的初中物理教師課堂表現形式為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學生們單方面記憶的模式。此種教學方式缺乏與時俱進的特征,導致了學生們難以在約束性較強的教學框架下全面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缺乏合理有效的思維訓練,導致了學生們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學習方法上也會過度依賴教師,進而降低了初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性。
(二) 學科認知規律偏離嚴重
初中物理教學發展環節當中,教師對于學科知識的傳授存在較為明顯的教學偏離現象。參與初中物理教學環節的學生無法對所學的物理學科知識進行科學有效的認知,成了基礎教育階段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問題。在現代化素質教育工作不斷推廣和落實的背景下,從事教學工作的教職員工與受教育者需要共同配合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參與一線教育工作的教師專業知識水平較高,但是缺乏充足的實踐操作機會,導致了物理教師的實驗操作能力較差,因此在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難以給予科學的指導和幫助。
(三) 課堂資源利用效率較差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們正處于身心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因而此時的學生們在認識和理解新事物之時通常會調動感性思維和理解能力。教師和學生都無法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對課堂的資源進行合理應用。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知識特征要求學生們不能僅依靠單純記憶的方式理解物理現象,因此當學生們不能對物理實驗的過程進行合理認知和理解時,便無法真正掌握物理學科的專業知識。
三、 應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物理實踐性措施
(一) 提升物理教師應用思維導圖的能力
新課程改革的全面發展對于國內基礎教育環節的初中物理教職員工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在新的發展時期,初中物理教師不僅需要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講解能力,同時還需要擁有良好的實驗操作和訓練能力。針對這一需求,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的工作環節當中應不斷積累和總結教學經驗,在教學環節中提升自身應用思維導圖的能力。教師通過將自己在工作中發展的思維導圖應用技巧傳授給學生,有利于幫助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發展需求,建立符合自身應用習慣的思維導圖模式,進而更加合理地應用文字、線條、括號和箭頭等要素,完善思維導圖構建體系,利用可視化程度較高的圖像信息,提升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進而增強物理學習的實踐性。此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幫助教師盡可能地提升教學工作質量,而且還能引導學生們在較為輕松的學習框架下構建自己的學習發展體系,真正達到享受學習的教學目的,減輕學生們對較為抽象物理知識的學習壓力。
(二) 設計符合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在將思維導圖應用到教學活動當中時,需要注意實踐性教學與思維導圖的內在聯系,設計符合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思維導圖的應用效果,幫助學生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迅速理清學習思路,建立相對科學完整的知識框架結構。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初中物理教師在組織學生們學習“力”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會根據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以及學生們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對教材當中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以及講學方法等進行系統優化,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引導學生們自主設計并繪制思維導圖。在學習“重力和重心”相關內容時,教師給出重力、重心、彈力和摩擦力等幾個核心詞匯,引導學生們繪制思維導圖,并且對其進行擴散,利用不同顏色表達不同的主題和結構,增強學生們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三) 增強實驗環節與思維導圖的連通性
作為初中階段物理教學活動的基礎性環節,物理實驗是幫助學生們有效掌握抽象物理知識,提升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教學活動。例如,我國某地區的初中物理教師為了強化物理實驗環節的實踐性特征,將思維導圖合理地納入實驗環節之中,增強了實驗活動與思維導圖的連通性。當地教師在引導學生們進行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實驗時,為學生們在黑板當中繪制了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實驗圖例,之后引導學生們根據兩種電路的實驗原理,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將二者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對比分析。該地區的初中物理教師應用此種方法,有效地提升了物理實驗環節的趣味性和可參與性,引導學生們繪制出合理的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物理實驗的全過程,進而構建更加完備的物理知識體系。
四、 總結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教學環節中應用范圍逐漸擴大,有利于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初中物理教學工作的實踐性,幫助學生們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可以在實際的生活和學習當中更加有效地應用物理學科知識。初中物理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能,設計符合學生接受能力以及滿足思維導圖應用的合理教學模式,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參考文獻:
[1]方艷霞.基于文獻研究的初中物理自主學習有效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7(59):126.
[2]陶飛.有“圖”更精彩——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分析[J].學園,2017(24):79-80.
作者簡介:
蘭健,云南省普洱市,云南省思茅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