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職院校物理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意義,提出高職院校物理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措施是利用信息技術,引入新課;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拓展教學。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理;現代教育技術;物理教學
物理是高職院校理科專業的一門基礎性課程,不僅為學生提供包括熱學、力學、光學等基本物理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形成科學嚴謹的探索態度和勇于開拓的創新精神。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在教學中的運用已經十分常見,如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實時性以及交互性等特征,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學生物理科學方法的培養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 高職院校物理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意義
(一) 動態展示教學過程,利于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在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很多的物理概念、定律等知識十分抽象,理解起來有很大的難度,尤其是對底子比較薄弱的高職院校學生來說。若使用教育技術將復雜的物理過程生動的展示出來,對學生進行多感官刺激,將會使知識的表達更加直觀、生動,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另外,由于物理學習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而使用生動的畫面、動聽的配音等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在高職院校的物理教學中,使用教育技術,可以打破傳統教學中教師一人唱獨角戲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得到明顯的提高,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地獲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更好的實現,這與新課改的理念是契合的。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對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使課堂的學習氣氛更加濃厚,學生對于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可以暢所欲言的發表看法,最終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 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更加緊密
新課程標準指出,我們進行有價值的教學,這也就是說在進行實際的物理教學時,我們要注意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的結合,從學生日常的生活體驗中發掘教學素材,讓知識看得見,摸得著,讓學生嘗試接觸真實的社會問題。教師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進行課件的制作,同時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知識實踐性,促使學生主動地將自己學習的內容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增強學習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高。
二、 高職院校物理教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措施
(一) 利用信息技術,引入新課
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通過創設合適的學習情境,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進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處于一種十分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將會被最大限度地激發,進而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渴望。要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生動形象的教學材料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的形聲畫兼具的特征,進行有關教學情境的創設,這樣創設的情境將會比其他的媒體更加直接和高效。
(二)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
首先,在學習物理知識時,由于學生自身底子弱,再加上物理的抽象性特征,學生進行物理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例如多媒體,將抽象的知識直接形象的進行展示,為學生創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促進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其次,在物理教學中,存在一些重難點,這些重難點知識相對比較難以攻克,最主要的原因是學生的生活經驗的缺乏,不能十分全面的觀察事物。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使用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重難點知識的講解。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將會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知識。再次,物理本質上源于實際生活。為了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物理知識因為貼近生活而變得更加有趣,使學生感受物理生活化,使用物理眼光來看待周圍事物,提升其實踐能力。通過信息技術,尋找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素材。
舉例來說,在進行曲線運動教學時,學生僅僅依靠示范性實驗很難觀察到這種細微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嘗試將教學軟件引入,在進行課件設計時,不僅對運動現象進行反映,與此同時,配以動畫形式和色彩變化,進而使學生對微觀的動態情境進行觀察,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拓展教學
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學生的學習方法密切相關。通過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多角度思考的環境。多媒體可以有效地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借助多媒體提出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在學生的求知心理和新知識之間制造矛盾,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王耀斌,王萬軍.解析影響多媒體教學的因素及解決措施[J].甘肅科技,2008(9).
[2]龔德良.簡論高校學生信息素養養成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7(21).
[3]俞立平.信息技術應用對高職教育的影響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5).
[4]宮淑紅,王春華.傳播理論對教育技術發展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07(6).
作者簡介:
張成,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滁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