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
摘 要: 目前一些職業院校僅僅著重于人才的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 培養人才的目標僅僅是培養學生具有職業技能,而忽略人才的內涵的建設,培養出的人才是不能適應當代企業對人才的全方位需求的。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應與其人才培養目標有效對接、展現出自身的特色,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職業能力和人文修養, 使學生形成全面的職業素質,顯示出優良的精神風貌,有效縮短進入企業后的適應磨合期。
關鍵詞: 二級學院文化建設 人才培養目標 人文與技能融通
近些年隨著職業教育教學的不斷摸索探尋與改革,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完善的人才培養模式,同時也確定了比較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尤其是在職業技能的培養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職業院校學生的一次就業率得到了提高。但是通過對職業院校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的跟蹤、回訪、調查、統計、分析、匯總后發現:仍然有相當數量的畢業生進入企業后無法盡快地適應工作崗位,出現了短期內的離崗、離職及頻繁的跳槽現象;企業一方較為直接地指出畢業生很難快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很難融入企業氛圍,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處于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經過較為深層次的分析探究后發現,畢業生進入企業后與在學校期間的文化環境的明顯差異是導致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特別是關于職業院校的文化建設對人才培養的影響這方面的研究和實施還比較薄弱欠缺。因此,職業院校除了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培養之外,還要進行專業文化的熏陶,使學生逐步了解、習慣和自覺遵照相關的職業要求,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較快地順利實現從“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從而提高就業的適應力和競爭力[1]。
一、如何制定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統一和管理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它能有效地規范教學,同時提升教育教學品質,在教學活動中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為企業培養哪種需要的人才,是職業院校制訂人才培養目標最根本的工作。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根本的教育理念,吸收最新的教育變革和教學研究成果,結合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體現出自身專業的定位及特點特色。
通俗簡單地理解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基于兩點:一是學校要為企業培養出哪種需要的人才,二是學校應該如何培養這些人才,還應該把這兩者真正統一起來。但是目前一些職業院校僅僅著重于人才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培養人才的目標僅僅是培養學生具有能夠完成工作職位必需的識別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等職業技能,而忽略了人才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人文修養、職業精神等這些內涵的建設,所以培養出的人才是不能適應當代企業對人才的全方位需求的。如何培養人才的這些職業道德、職業素質、人文修養、職業精神呢?這就需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融入企業文化,對學生開展具有專業特性化的培養。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通過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降低企業的再培養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通過文化建設,使學生深入了解工作崗位,盡快適應企業的管理,全面提高職業素養,從而更好地適應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
二、二級學院文化建設的意義
在職業院校的改革和發展中校園文化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它是人才素質的有機體現,是人才發展潛在的無形力量,是學校教育非常關鍵的構成部分。學生在怎樣的環境與氛圍下學習與成長,如何盡快順利地由剛畢業的學生變換成為企業員工的身份,這些都離不開校園文化所發揮的積極推動作用。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職業院校的文化建設應該更加注重其與企業的文化的貫通融會,實現校企文化進一步的有效對接,尤其應該重視其職業性及應用性的特點。
職業院校的各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是職業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部分,校園文化就是通過這些二級學院具體實施與體現的。二級學院的文化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具有本學院自身鮮明特色的文化現象,它是由本學院特有的價值觀結合其專業特色、共同思想、行為準則的綜合體。學生的專業興趣都是受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直接影響的,同時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還能更好地引發學習者好好學習技術的恒心,對學生形成扎實優秀的技能基礎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二級學院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對接的實施措施
如果將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與人才培養目標有效對接,就可以將企業文化跟校園文化的距離有效縮小,做到真正的人文與技能融通,理論與實踐并重,具體應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
1.從客觀理論上,職業院校要充分認識到企業與學校、企業員工與學生之間的文化差異,職業院校應該主動與企業間采取積極的雙方面互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文化方面的整合。二級學院應該在設立人才培養目標、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實施人才培養過程中融入對應產業、行業和企業的職業文化需求;在人才培養目標中融入職業要求、職業素養,在日常的實踐教學中恰到好處地融入職業標準、職業規范、職業精神,在原有的技術技能培養過程中加入凸顯準職業人的培養目標等。通過這些加強在校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實現人才培養的無縫對接,提高人才的質量,適應企業的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各二級學院可以設立不同類型的班級滿足不同企業的實際需求,例如企業的冠名班、企業的訂單班、企業的學徒班、企業及社會的培訓班等。還可以與企業一同制訂培養方案,一同制定課程體系;為在校生對接相應的職業專門化課程、崗位專門化實訓;邀請相關企業的崗位狀元、勞動模范、技能大師、技術能手走進校園走上講壇,充實師資,優化師資結構,給學生帶來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心得。這些都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產業、行業、職業及企業的現有文化。
3.營造專業文化氛圍,主要通過實訓室的建設讓學生感覺猶如實際到真實企業工作一樣,根據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的特點,從全方位吸收、滲透企業元素,引入企業精神,可以在實訓室粘貼行業術語、人文關懷、青春勵志等標語口號,按照企業生產標準張貼安全標語、生產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規程等,營造良好的職教文化氛圍,使培養的人才在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更加符合企業的需求[2]。還可以設置展示架擺放一些學生自行研發設計制作完成的產品,這些展示在視覺上可以使他們產生很強的專業文化沖擊感,激勵他們用心學好專業,為將來入職打好堅實的基礎。
4.為了加深在校生精神文化的普及,二級學院可以針對不同專業開設對應的文化選修課程;二級學院還可以定期舉辦文化周、技能節等活動,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可以進一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鍛煉學生敢說敢做敢嘗試,敢于顯示自身的優缺點,盡早適應未來企業中的激烈競爭;二級學院內可以展開技能競賽,通過比賽培養和提高學生分工協作、專業實踐、解決問題、勇于創新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
5.設立專欄介紹學院、專業、課程的發展歷程,把優秀畢業生取得的成就成果進行展示;邀請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英才根據開設就業相關的專題講座;邀請優秀的畢業生跟學生分享其職業生涯的經歷,分享其個人職業成長過程中的得與失;還可以利用校園網搭建專業的文化網站等,這些都可以真正將精神文化融入學校教育中。
6.在二級學院建立文化長廊,展示行業的新工藝、新技術、新發明、發展現狀、未來發展動態等,使學生從這些當中認知和感受到專業精神,充分得到專業文化的深度影響。還可以設立企業文化宣傳墻,將企業的經營理念、職業道德、職業操守、團隊精神、崗位工作職責、就業信息等內容一一展示,通過這些提煉出的職業精神的展示營建出專業的文化氣氛,將職業信念、職業行為規范滲透到學生的精神理念中,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就能感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
有高遠的文化追求,才能鑄就一流的職業院校。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過程既是不斷總結、提煉、完善和弘揚學員精神的過程,又是廣大師生接受教育和啟迪、參與學習和討論的過程[3]。二級學院的文化建設應與其人才培養目標有效的對接、展現出自身的特色,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職業能力和人文修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全面的職業素質,顯示出優良的精神風貌,有效地縮短進入企業后的適應磨合期,得到行業和企業的認同,真正實現文化育人,從而實現專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信兵.王筱珍.高職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文化建設探析[J].職教通訊,2015(20):27-28.
[2]滕今朝.王芹.產教融合智能制造公共實訓基地建設案例[J].青蘋果,2017(8).
[3]史文博.高校二級學院文化建設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2(35):107-108.
基金項目:大連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度課題,課題編號:DZ 2017B-16。